简述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优点和使用方式是什么
应用介绍
当MoE大模型参数量以万亿级跃升,当GW级AI数据中心从概念走向落地,开源开放正从技术选择升级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这就是2025开放计算技术大会传递出的鲜明信号。
近日,2025开放计算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开放计算社区OCP及开放标准组织OCTC(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以“开放变革:筑基、扩展、进化”为主题,聚焦计算、存储、网络、液冷等基础设施底层架构的技术创新,算法与算力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创新,以及开放计算技术赋能人工智能热门应用等议题,来自中国移动、字节跳动、阿里云、三星、浪潮信息、清华大学、立讯技术等逾千位知名学者、技术专家、应用开发者及厂商代表共襄盛会。
Llama3、DeepSeek这些开源大模型的意义,早已超越代码本身。会场内外,类似的感慨频频出现。事实的确如此:这些模型将先进AI能力的获取门槛从亿元级投入拉至模块化部署,让初创公司与个人开发者能平等站在技术前沿,这种智能平权的力量,正在改写AI产业的游戏规则。
更值得关注的是,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并非孤立事件。公共云平台与模块化AI基础设施的普及,为其提供了开放算力基座。正如OCP基金会高级总监Michael Schill所言:过去十年,OCP的全球化协作模式重塑了数据中心产业;现在,我们所有核心工作都围绕AI开放系统展开。他披露的《可扩展基础设施的蓝图》,正是这一战略的具象化成果——它为AI数据中心的物理设施、IT架构和系统管理提供了可复用的开放框架。
与此同时,标准引领成为开放落地的关键支撑,通过制定更切实落地的规范标准,推动和加速数据中心各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普惠,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从中获益。例如,会上OCTC发布的面向多元计算资源组合和多应用场景的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基准,这套覆盖服务器整机综合算力与能效的评估体系,正让科学选型精准优化从口号变为可操作的标准范式。
当开源模型与开放算力形成化学反应,一个更深远的变化正在发生:海量长尾应用的爆发不再是想象。从工业质检的边缘AI到乡村教育的智能助教,这些曾被巨头算力遗忘的场景,正借助开源力量迎来爆发期——这正是AI普惠最生动的注脚。
MoE大模型持续推高的不只是算力需求,更是对计算架构的颠覆性考验。当模型参数量突破万亿,传统服务器的物理边界成了最显眼的瓶颈。
大会的焦点解决方案——超节点计算架构,正是应对这场挑战的破局者。不同于单一硬件的升级,这种架构在高速互连、通信协议、内存控制等维度实现了全链路创新:三星电子副总裁、先行开发团队负责人张实完透露的GPU发起式直连内存技术,可大幅减少内存瓶颈;阿里云基础设施异构硬件和系统资深总监卢晓伟强调的原生语义+极致带宽设计,直指超大规模MoE的互连痛点;而浪潮信息开放的超节点架构设计及PD分离框架,则彰显了产业链共享技术的开放态度。
这些创新的本质,是打破孤岛、拥抱融合。字节跳动服务器架构师高晓军的比喻颇为形象:开放架构的进化,就像给算力基座注入自适应基因,让多样性算力从分散的岛屿连成互通的大陆。
数智化转型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生态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开源开放的道路上,怎么能少了每一位贡献者呢?OCP foundation在大会上特别公布了2025开放计算最 佳创新代表、最 佳实践标杆、最 佳生态贡献企业名单,以激励其在开放计算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字节跳动、阿里云、安谋科技、广东省连接器协会荣获开放计算生态优秀贡献者。他们各自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字节跳动ByteBMC依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深厚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及开源回馈,树立服务器固件开发与运维新标杆。技术上实现广泛芯片平台支持、多层次可观测性、动态故障注入测试能力,为多元算力提供灵活全面的运维方案。2021年以来向OpenBMC社区贡献300+高质量Patch,惠及开放计算生态,践行源于开源、增强开源、回馈开源。
阿里云服务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智算超节点Scale Up互连技术开放生态建设,分别于2024年9月推动成立ALink System产业生态,2025年1月正式当选为UALink联盟董事会成员单位,作为唯一成功入选的中国公司,携手AI硬件基础设施上下游伙伴共建生态和标准。此外,阿里云还积极研制和落地UALink和ALS规范,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自研磐久AI Infra 2.0G系列服务器,开放性地定义了AI计算节点和互联系统,可以在统一硬件架构下支持业界主流AI算力方案,创新实现AI领域的“一云多芯”。
安谋科技充分借助Arm全球领先的生态资源和本土创新的自研产品,与众多产业伙伴紧密协作,通过生态伙伴计划开发平台计划、社区建设及标准制定等多维举措,推动Arm架构的本体化和生态化进程。依托Arm Neoverse技术平台,以及异构融合Arm技术与安谋科技“山海”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等自研业务产品,安谋科技深度赋能国内云计算、网络、数据中心及AI等领域,助力合作伙伴构建高效、安全、开放的AI基础设施生态。
连接器产业在支撑人工智能和计算能力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AI算力超节点新型架构下,广东省连接器协会持续推动超200家优质连接器企业参与开放计算的生态建设,推动生态产业协同编制224G高速铜缆行业标准和解决方案,利用连接器产业协同创新赋能更多开放计算产业用户,为新一代开放计算的技术演进与实践落地提供坚强的支持,创新开放计算互连产业的核心价值。从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切实解决方案,代表了亚洲连接器产业的最高水准。
当单机柜功率从100+kW跃向1MW,AI数据中心正站在系统工程革命的临界点。GW级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大,而是对基础设施架构、能源、互联、管理等的全面重构,大会现场,这一判断成为共识。
中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独特优势:2025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达35.9%,新增装机90%来自绿电,为GW级数据中心提供了能源基底。但优势之外,挑战同样突出——更稳定的全光互联方案、更精细的能效管理、更适配的基建模式,都不是单一力量能独立解决的。
正因如此,OCP筹备GW级开放智算中心中国社区小组的消息,在会场引发强烈关注。这一举措绝非偶然:中国的供应链优势、OCP的技术架构经验、OCTC的落地标准能力,三者的融合恰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更优解。正如业内专家评论:GW级数据中心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技术的比拼,而是全球协作效率的较量。
写在最后,从开源模型的普惠实践,到超节点的架构突破,再到GW级数据中心的全球协同,2025开放计算技术大会勾勒出清晰路径:当AI进入算力密集+生态密集的新阶段,开源开放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这场始于北京的技术对话,或许正预示着一个更融通、更高效、更普惠的全球AI算力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