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中心

李在明想得挺美自己亲自访美派代表团赴华邀中美到韩国做客

李在明想得挺美自己亲自访美派代表团赴华邀中美到韩国做客

  • 发布:
  • 人气: 6
  • 评论: 0

应用介绍

  谁都知道,中美关系正处在一锅滚烫的水里,谁碰谁烫手。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韩国刚上任的总统李在明突然“整活儿”了:一边亲赴美国“拜码头”,一边又派团来中国“打招呼”,还想着让中美两国领导人来韩国坐坐。这番操作,说是外交大秀不为过,说是政治豪赌也不为奇。李在明,想得确实挺美。

  问题是,在美中之间“左右开弓”,真的是高招,还是一厢情愿?他究竟是在替韩国“争战略自主”,还是只为自己的执政铺路?这三步外交棋,看着热闹,里面的门道不少。

  李在明的这趟美国行,说穿了就是刷脸加表态两件事。作为新上任的韩国总统,他不但能代表韩国,还能代表未来一段时间的韩国战略方向。这次访美,是赤裸裸为自己的未来铺路。他见了谁?华盛顿政坛的老熟人、智库高参、国会议员,虽然不一定获得特朗普的欢心,但足够拍照发推。目的很明确:展示自己不是“反美派”,而是“讲理派”。

  在会谈中,他说韩美同盟当然重要,但也要注意“盟友之间的尊重”;他提到韩国在高科技产业链上的利益,希望美国别老是逼着盟友“选边站队”。美国想让韩国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这件事是人尽皆知的,但有的时候逼得太紧,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中美关系这么复杂,要是美国那边逼得太紧,李在明说不定会直接倒向中国,到时候,美国再想要拉着韩国搞什么政治同盟,可就不一定有那么简单了。

  从战略角度看,李在明的动作也很清晰。他知道,防务靠美国,地盘不能乱。先稳住美方情绪,再谈别的。这一招,既是试探,也是表忠,但不是全忠,而是“讲条件的忠”。

  亲自访美,代表团访华,这就能看出李在明的权衡。这支访华代表团并非无名之辈,里面有外交老手、有国会议员,规格不高不低,恰到好处。他们见了中方官员、智库学者,话题绕不开:中韩关系如何修补、经济合作如何深化、朝核局势怎么破局。

  代表团传递的信号很清楚:共同希望中韩关系别再“冷着”,经贸合作不能停,政治误解要解。尤其是提到萨德系统和供应链问题,表达了一种“我们不一定和尹锡悦一个思路”的意味。

  中方媒体也给了面子。《环球时报》引用中方官员的话说,欢迎韩国各界为中韩关系“注入正能量”。这不是热情似火,但也不是冷若冰霜,算是礼貌回应。

  从数据看,中韩贸易是韩国经济的压舱石。中韩从2022年开始双边贸易额就已经超过36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这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现实绑得死死的。李在明很清楚:如果未来真有机会执政,不能靠美国吃饭、靠中国喘气,两边得都给自己留条路。

  派代表团而不是自己来,是一种“留白”:既表达诚意,又不至于被美国说成“亲中”。这也是在玩“平衡术”。

  李在明这场外交戏的“高潮”,当属那句“欢迎中美领导人来韩国会谈”。这话,一听就知道不是说给中美听的,而是说给韩国人听的。意思是,我们要主动出击,争取当“和平中介”,把中美握在一张饭桌上。

  听起来挺有志气,但现实骨感得很。中美领导人的会谈地点,向来极为讲究,要么在第三国中立地带,比如印尼、瑞士;要么轮流做东,比如旧金山和北京。韩国?从没当过这场“东道主”。

  况且,韩国本身在中美之间早就不是“中立方”。驻韩美军还在,萨德系统还装着,对华制裁也跟过几次。这种背景下,谁会把韩国当成“调解人”?说句不客气的,韩国在朝核问题上都左右不了自家邻居,怎么指望能劝得动中美?

  《东亚日报》就评论,这个提议“听起来很美”,但“执行难度极大”。国际事务不是谁喊得响就能办成,背后需要的是地位、信任、筹码,韩国恰好三样都不够。

  所以,这个“请客吃饭”的提议,更像一场政治秀。李在明要的不是中美真的来吃饭,而是韩国民众看到他有胆识、有想法、有“格局”。为啥?因为支持率,从来不看你能不能办成事,只看你有没有姿态。

  场面做足了,但谁买账还不好说,李在明这波“外交三重奏”,从访美、访华到邀约,满满都是政治炒作的痕迹。他想展现一个不同于尹锡悦的韩国外交路线:不做跟班,要当桥梁;不靠一边,要左右逢源。

  从国内政治看,这确实在为自己上任后的执政更加稳定打基础。他在争取那部分对现政府“外交一边倒”有意见的中间选民,也在给自己塑造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上拿得出手”的形象。

  但从国际现实来看,这条路并不好走。中美关系的走向,不是韩国能左右的;美国的安全牌、中国的经济牌,韩国都离不开;说到底,韩国依然是地缘政治的“夹心层”。

  李在明想得挺美,但终究得看别人愿不愿配合这场大戏。他可以搭台唱戏,但观众愿不愿买票,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中美的剧本,恐怕不是谁喊一声就能改的。

  不过好在现在李在明已经将自己的态度亮明了出来,愿意和中国搞好关系,但是这只是表面态度,如果在合作过程中,李在明再次倒向美国的话,说不定中韩关系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接下来就要看李在明能不能证明自己的决心了,如果还是左右逢源的话,可不一定是件好事。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