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无线OLED隐形眼镜
应用介绍
成果有望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近视治疗、眼部生物信号分析、AR视觉信息传递以及基于光的神经刺激。
该团队在《ACS Nano》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眼部光电子系统能够满足多种医疗需求,包括对视力相关或其他疾病的生理信号进行监测。而本次研究引入了可穿戴光源,将超薄OLED与隐形眼镜结合。
这一新型隐形眼镜可用于临床的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即测量视网膜中不同细胞类型的电反应。传统的ERG诊断通常需要复杂的设备布置,患者必须在黑暗环境中保持睁眼并保持不动,同时由外部光源和成像装置照射眼睛。
为克服这些局限,KAIST团队将厚度仅约12.5微米的超薄柔性OLED集成到隐形眼镜电极中,并配置了无线供电接收天线和控制芯片,从而完成了可独立运行的系统。
研究团队表示,不同于传统ERG需要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我们的研究让患者即使在闭眼状态下也能舒适地完成检测。
另外,研究团队还指出,目前大多数智能隐形眼镜型光源多采用无机LED,这种方式导致器件刚性较强,并且容易产生过多热量,从而限制了可用光强。相比之下,OLED属于面光源,即使在低亮度条件下也能诱发视网膜反应。
在研究试验中,研究团队研发的装置在仅126尼特的相对低亮度下,仍实现引发稳定的ERG信号,其诊断效果与现有商用光源相当。在动物上的实验也证实,佩戴OLED隐形眼镜的兔子,其眼睛表面温度始终保持在27℃以下,避免了角膜热损伤。
研究团队还介绍,该新型隐形眼镜采用433 MHz谐振频率的无线传输方式供电,团队还将无线控制器嵌入与智能手机连接的睡眠眼罩中,进一步提升了患者使用的便利性。(集邦Display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