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03日B
应用介绍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机身支持180度大开合,为用户带来更加灵活的使用体验。此外,内置85Whr大容量电池,配合MIL-STD-810H标准认证,确保了在各种严苛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无论是处理复杂任务还是运行大型软件都能游刃有余。同时,它还配备了32GB板载LPDDR5x 7500MHz高速内存和1TB PCIe Gen 4固态硬盘,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速度达到极致。双风扇散热系统则有效保障了性能的稳定释放,高达65W的功率让这款笔记本在性能上更加出色。
屏幕方面,联想ThinkBook 16+ 2025锐龙版配备了一块16英寸的3200 x 2000分辨率高清面板,刷新率高达165Hz,为用户带来丝滑流畅的视觉体验。
它还通过了德国莱茵TUV硬件低蓝光认证和TUV eyesafe认证,有效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400尼特的亮度则确保了在各种光线环境下都能呈现出清晰明亮的画面。
首先今年也有行业红利,极窄黑边和等深微四曲在标准版普及,形态大升级,最重要的是,历史涨幅最大的Soc提升也是历史最大的。
我做过17代产品,经历过12代Soc,每代平均下来大约提升15%,偶有提升20-25%的,就会成为非常强势的一代。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索尼推出了二代INZONE M9显示器,主打“4K 160Hz”,定价为
据介绍,这款旗舰级显示器搭载了一块27英寸的IPS LCD面板,分辨率高达3840 x 2160,确保了细腻入微的画面表现。
其160Hz的高刷新率,配合新引入的背光扫描技术,不仅让快速移动的场景更加流畅,还显著提升了动态画面的清晰度,满足了对速度与细节双重苛求的用户。
在亮度表现上,INZONE M9显示器的典型亮度达到400尼特,而峰值亮度更是从600尼特跃升至750尼特,轻松应对各种光线环境,同时继续遵循VESA DisplayHDR 600标准,确保色彩与对比度的卓越呈现。
此外,其DCI-P3色域覆盖率超过95%,色彩饱满且准确,加之防眩光屏幕镀膜技术,有效减少反光干扰,让视觉体验更加沉浸。该显示器还荣获莱茵TUV低蓝光无闪烁认证,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护视力健康。
连接性方面,INZONE M9同样不遗余力,配备了丰富的接口选项:包括1个DP2.1 UHBR 10接口,支持超高速数据传输;2个HDMI 2.1接口,满足多种高清设备接入需求;1个USB-B上行接口与2个USB-A下行接口,便于数据传输与设备充电;特别设置1个USB-A软件更新接口,便于未来固件升级;以及一个标准的3.5mm音频输出插孔,满足音频设备的连接需求。
设计上,NZXT N9 X870E主板在延续了经典的简洁美学设计同时进行了一些变化,从原来的密集型圆形散热开孔改为了大面积的格栅散热装甲,并且对PCB和散热装甲采用了相对应的颜色涂装,再结合CPU主供电散热装甲上的RGB条状灯带,俨然走上了一条单一而不失格调的线条风道路。
在全新芯片组的加持下,N9 X870E带来了更强的20+2+1路110A SPS供电方案、双USB4接口、5G LAN口、WiFi 7等新特性,
内存支持DDR5-8000+(OC ),提供两个全长的PCIe插槽(一个为PCIe 5.0 x 16,另一个为PCIe 3.0×16)和四个M.2 SSD插槽(一个PCIe 5.0×4,三个PCIe 4.0×4)。
此外,Gen 5 M.2插槽配备了加厚散热装甲,底部也加了散热片,为高性能的Gen5 SSD散热保驾护航。
iPhone 16系列已经正式发售了,不过今年新机比以往好买,不需要到点去抢,门店排队的果粉也是比往年少了许多。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觉得今年iPhone 16系列似乎是卖的不太好,不过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iPhone 16系列光是开售首周就达到了3700部万的销量。
其中大部分是iPhone 16 Pro Max,而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的销量也比往年有所增长,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可观,但实际需求还是低于之前的iPhone。
具体数据来看,系列顶配的iPhone 16 Pro Max是消费者追捧的焦点,据初步统计,该机型的销量或已突破1700万部,占据了整个系列销量的近半壁江山。
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同期iPhone 15 Pro Max的销量,也彰显了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另外,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的销量也表现也尚可,分别实现了730万部和260万部的销量,较往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和48%。
整体看销量表现不俗,不过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的iPhone 16系列首周各版本预估销量数据却还是透露出一些担心。
iPhone 16销量不及往年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iPhone 16系列创新度不足导致热度大大下降,且又碰上了国内华为三折叠同期发布、发售,抢走了绝大多数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苹果在今年的iPhone 16系列中,虽然进行了一些升级和改进,但并未在外观设计、性能提升或新功能引入等方面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种“挤牙膏”式的更新策略,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有外媒测试iPhone 16 Pro Max配备的4685mAh大容量电池续航时间达到了惊人的18小时6分钟,比上一代旗舰机型iPhone 15 Pro Max多了四个多小时。iPhone 16标准版的12小时43分钟续航时间,比iPhone 15的11小时5分钟有了显著提升。
整体来看,虽然销量还是低于预期,但是这一成绩还是证明了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而且iPhone 16系列的一些重要功能还没有完全上线。
例如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仍在测试阶段,包括iPhone 16独有的视觉智能功能、两段式快门控制以及完整的Siri 2.0升级。这些功能一旦推出,可能还会激发更多用户的升级兴趣。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近日余承东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一般就失败两次,所以智界R7一定行。
在最近一次直播中,余承东也提到:“我一般都失败两次,第三次一定崛起”。因此,智界R7“一定会做起来”。
从目前看结果还是不错的,今天早些时候鸿蒙智行官方发布海报称,鸿蒙智行全系车型10月1日、2日两天大定8800台。
当被问及鸿蒙智行五年内的目标是什么,余承东表示,至少能够在中国高端车市场成为No.1,在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车成为王者。现在五十万以上的段位我们已经做到了,争取一百万以上也能做到。
抛开在国行产品上尚属画饼的Apple智能,iPhone本身的升级实在是乏善可陈,视频拍摄、SoC等方面的升级都是每年的固定节目了,唯一有点新意的相机控制按键也显得华而不实。
那么iPhone 16Pro和iPhone 16Pro Max的真实使用体验究竟如何呢?我们来实测看看。
另一大升级点就是新增的沙漠金配色了,这个新配色可以简单理解为更深的星光色,在暗光环境里更加偏向金色,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新配色没什么吸引力,还是希望iPhone能在Pro系列上推出一些更跳脱的新配色。
复杂的手势也意味着效率和准确性的降低,无论是切换镜头还是调整照片风格,直接使用触屏显然都是更方便的选择。
作为每年iPhone最受关注的升级点之一,性能我们肯定要好好聊聊,iPhone 16Pro系列的两款机型均搭载了由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工艺打造的A18Pro芯片,拥有2+4架构的6核CPU以及6核GPU,额外还内置了全新的16核神经网络引擎以及各种硬件加速模块。
估计大家之前已经看过了大量的性能解析内容,我们这里也以Pro Max为标准进行了一些测试,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是CPU测试,我们选用的测试软件是最新版的GeekBench 6.2,测试在25摄氏度左右的室温环境下进行,测试过程中没有采用辅助散热手段。
可以看到CPU性能方面,iPhone 16 Pro系列相比iPhone 15 Pro系列有着明显提升。
可以看到,与上代机型相比16 Pro系列的光追性能有着大幅提升,3DMarkWild Life EXTREME的跑分提升在20%左右,和官方介绍一致。
我相信大家也很好奇A18Pro的GPU能效以及iPhone 16 Pro Max的散热表现,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测试,我们选择使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进行循环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16 Pro Max的稳定性是66.7%。
游戏方面,我们进行了经典的崩铁仙舟星槎海中枢跑图实测,测试时间为15分钟,画面设置为非常高+60帧,实测平均帧率均为59帧。
充电方面,这次iPhone 16 Pro系列并未如传言一样线W充电,在我的实测中,其峰值功率38W仅仅是一闪而过,根本无法持续,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你们手中的35W甚至30W充电器依然能够满足快充需求。至于具体充电结果,大家可以直接看下图。
相比于去年大小不一的影像配置,今年的Pro与Pro Max都用上了5X长焦镜头,同时进一步提升视频拍摄能力,最高可以支持4K 120帧的杜比视界视频拍摄。
iPhone Pro版本的主摄在经过多次升级之后,其无论是从传感器面积还是从计算摄影算法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安卓旗舰手机的水平,简单来说苹果也在堆配置。那么苹果这次堆配置的结果如何呢?
夜景方面,iPhone 16Pro的表现就有点不太符合当下顶级旗舰的标准了,其主要问题在于自动曝光拍摄情况下对于整体画面的高光的处理不是很好。
在iPhone祖传的眩光问题上,苹果这次却显得语焉不详,对iPhone 16 Pro的镀膜配置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现在每年的iPhone升级已经越来越显得例行公事,A18 Pro确实很强,视频拍摄依旧是独一份,但那又如何呢?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掏出万元来升级,换来的依旧是低人一等的信号、龟速的充电、“未来可期”的AI以及一个华而不实的按键。
近几年的iPhone显然都配不上这个使命。而我们消费者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用脚投票,去唤醒这个步履缓慢的科技巨人了。
WinFuture报道称,高通公司已经开始研发用于PC的下一代基于ARM架构的骁龙X2 CPU,代号为“Project Glymur”,最新的“SC8480XP”已经过测试。
高通、微软以及一些PC OEM厂商在近几个月迎来了一波“集中爆发”,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搭载不同CPU的更多选择,这为笔记本市场的复苏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除了AMD和Intel的X86芯片之外,高通推出了骁龙X Elite和骁龙X Plus两款为基于ARM的PC平台,成为前两者在PC处理器领域不可忽视的对手。
同时它的代号被称为“Glymur”或“Project Glymur”。而当前这代的处理器型号为SC8380XP,代号是“Hamoa”。
根据WinFuture的消息,高通公司于 7 月和 8 月在内部测试了装有 SC8480XP 早期版本的首批测试平台。在用于芯片开发的电路板上使用了特殊的测试外壳来测试各种NAND和 内存芯片,其中的内存模块无需事先焊接即可使用,这表明这些是早期样品。
目前流传的信息并未透露有关 SC8480XP“Project Glymur”的任何具体细节,因此尚不清楚高通的目标是多少核心数量或频率。而选择“Glymur”这个词作为代号很有趣Glymur是冰岛第二高瀑布的名字。
到目前为止,高通几乎只使用夏威夷的地点或地标作为其智能手机平台和个人电脑处理器的代号,包括每年骁龙峰会的举办地也位于夏威夷的毛伊岛。
高通基于ARM的PC处理器的开发团队由前苹果公司芯片设计师组成,他们曾为苹果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A系列和M系列处理器奠定了基础。高通公司在收购之前成立的新公司 Nuvia时收购了这支团队。
在高通发力ARM架构PC平台的同时,两个老牌X86芯片厂商AMD和英特尔也在强势应对。
AMD推出了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Intel则带来了Core Ultra 200V“Lunar Lake” 平台,这些产品提供改进的NPU、强大的CPU内核和十分出色的集成显卡,均可带来市面上领先的性能。
高通在PC处理器市场的野心显而易见,而“Project Glymur”的出现似乎也是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信号。
该功能使用也非常简单:进入图库打开一张照片,点击编辑,选择AI修图,选择智选,在需要消除的对象内部画线即可。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据外媒统计显示,在过去二十年中,NVIDIA一直占据着GPU市场的主导地位,让AMD无隙可乘。
在人工智能行业大爆发之前,NVIDIA一直是消费级和专业级 GPU 的天下;现在依然保持着同样的地位,但发展态势已经不同,AMD的份额创下新低,都快被挤出行业。
最初几年的竞争确实激烈,当时AMD推出了Radeon X100系列,由于HDR渲染和CrossFire支持等技术的首次亮相,该系列成功缩小了市场份额的差距,但从那之后,市场上就全是NVIDIA的天下了。
底部采用通用Type-C接口设计,柔和模式下使用时长约180天,标准模式下使用时长约100天。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油价还要继续下跌,因为产能会进一步提升,即便现在供应过剩。
虽然有迹象显示石油市场将面临过剩,但OPEC+没有改变在年底前开始逐步恢复石油产量的计划。
OPEC+计划启动一系列月度增产,定于在12月将产量提高18万桶/日,由于市场情绪脆弱,这比原计划时间推迟了两个月。
虽然油价下降让饱受通胀之苦的消费者和转向降息的央行松了一口气,但对OPEC及其盟友构成了经济压力。
处理器内部还有RDNA 3.5架构的GPU,拥有16个CU,同时配备XDNA 2神经处理单元,单NPU可提供50 TOPS的AI性能,整体可提供80 TOPS的AI性能。
显卡则为RTX 4060 移动端显卡,支持DLSS 3.5光线重建和双显三模功能,内部散热是微星酷寒散热系统,使用双风扇五热管设计,可使CPU和GPU稳定高功耗运行。
微星为这块屏幕提供了True Color色彩软件,可自由调整屏幕的色彩参数,并预设多种视图模式,让用户能更方便地调节屏幕色彩。
此外,机器电池容量则达到了99.9Wh,支持100W PD 3.0快充,C面还有和赛睿合作的单键RGB全尺寸键盘,满足用户自己DIY笔记本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追逐利润的零售业界,胖东来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与其他商超不同,胖东来努力平衡顾客和员工的双重利益。一方面胖东来采取闭店和年休假制度确保员工休息时间,尊重员工权益,另一方面把公司每年赚到的利润的绝大部分分给员工,让员工收入在当地保持着较高水平。
此外,该机器人配备了实时切割毛发主刷以及全新升级的防缠边刷,能够边扫边切割地面落发,同时通过大吸力实时回收碎发和垃圾。主刷的边轴支持防缠功能,大大减少了手动维护的困扰,易于清理和维护。
边刷和拖布均具备抬升功能,可以根据家庭清洁场景的需要智能抬升,提供5种地毯清洁方案供用户选择。
此外,M40还升级了12000Pa旗舰级风机,最高转速可达48000转/分钟,轻松应对毛发、颗粒、碎屑、积灰等日常垃圾,疾速吸净。
根据活动规则,10月2日0:00-10月8日23:59亚瑟动物派对皮肤限时秒杀中!60点券相当于6元人民币。
官方表示,本次活动结束后,亚瑟-动物派对皮肤将不再以直售形式返场~ 对于喜欢收集皮肤的玩家来说,这次可以直接拿下。
自2015年11发行以来,《王者荣耀》如今已经9岁了,对于一款手游来说可以说是“高龄”了,但它依然是目前最赚钱的游戏之一。
根据应用数据分析机构Sensor Tower数据,8月《王者荣耀》相继推出七夕节、狐妖小红娘联动皮肤、奇迹远航等活动,本期收入环比增长41%,重回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宝座,并带动腾讯移动游戏收入环比提升5.4%。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近日有国外机构分析了iPhone 16的售价,结果发现中国的价格全球最便宜。
具体来说,128GB版本的iPhone 16全球均价为14万7026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219元),而中国市场的官方起售价仅为5999元人民币,比全球均价低了超过1200元。
不过,iPhone 16 Plus、Pro系列价格中国不是最便宜,但是也是便宜程度也是位列全球前三。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一加科技李杰宣布,全球首块第二代东方屏成功点亮,这块屏幕由一加13首发搭载。
根据曝光的消息,一加13首发的第二代东方屏将采用2K分辨率,该机将放弃上一代的曲屏设计,改为全等深微曲屏,而且边框打磨非常窄,视觉效果甚至超越了iPhone 16 Pro Max。
核心配置上,一加13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处理器,最高配备24GB内存和1TB存储,电池容量超6000mAh,该机将在10月发布,这将是一加最强高端旗舰。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此前在小米14系列发布会上曾说道:小米14将成为最后一台3999起售的小米数字旗舰。
有网友认为,厂商不会大幅提价,会进行适度的价格上调,比如增加200元-300元,这可能会是一个相对合理且能被市场接受的价位。
卢伟冰表示,行业第一梯队的两个处理器玩家都坚定地选择了双超大核,小米即将首发的旗舰新平台会强力升位。全新桌面级微架构带来“三超特性”:超高主频、超强性能、超低功耗,不论哪一点,对过去都是颠覆式的升级。
基于目前的摸底数据,与我们三年前一起联合定义时如出一辙,经过三年深度联合研发,加上这次小米系统内核的全面优化,将会是有史以来最显著的一次性能体验跃升。
同时,其静态对比度为1000:1,DCI-P3色域为95%,支持色域缩限,色准DeltaE平均值小于2,并附带出厂纸质校色报告,兼容g-sync和freesync画面同步防撕裂。
另外,屏幕为DC不闪屏,结合搭载硬件低蓝光技术,可消除闪烁,有效控制415-455nm波段的有害蓝光,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体验。
至于大家关心的小米15售价,其实在小米14发布会上,雷军就已表示这将是最后一款3999元起售的小米数字旗舰手机,小米希望能做出更好的手机,后续将不再卡这个价位段。
为什么售价贵了呢?雷军其实已尽力,因为骁龙8Gen4的价格相比上一代涨价,其余元器件也都在不同程度的涨价。
按照爆料者的说法,联发科9400 SoC的价格约为155美元,而骁龙8 Gen 4处理器的价格约为190美元。由于台积电3nm制造工艺的相关成本,即将推出的处理器将比其前代产品贵约20%。
众所周知,世界上存在这么一款游戏,它支持最多 64 人在同一大地图在线对战,它支持玩家乘坐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等载具在战场穿梭、它划分了多个具有特色的兵种、它还有自己的战役剧情。。。
没错,这个游戏就是战,哦不,是琳琅天上团队研发运营,并于 9 月 26 日上线的《三角洲行动》。
作为一款 PC 和移动端同步上线的游戏,它一直挂在 App Store 免费游戏榜榜首,热度居高不下。
其实我很久以前就在网上刷到它的视频了,当时看完了,心里想这不就是换皮的战地吗?但我一细琢磨:还有这好事?
其一就是《三角洲行动》用的是《三角洲特种部队》这个 IP ,它算是我小时候玩的第一款剧情向 FPS 游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惜这个 IP 在我长大之后,好像不知不觉就消失了。不像是隔壁的使命召唤,名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虽然腾讯没用钞能力扇我脸,就冲三角洲特种部队和琳琅天上的情怀分,小发必须得下载玩玩,好好品一品。
那山、那水、那人物建模、那画面纹理,如果不是旁边倒地的队友开麦求我救一救,我真感觉是风景模拟器了。
玩家要组一个四人小队,加入到战场的一方之中,至于你开打之后是和队友一起行动,还是单人独狼玩法,这就随你自己喜欢了。
为了让防守方有个盼头,游戏给进攻方加了一个复活次数限制,也就是说进攻方消耗完规定的复活次数前占领完所有要点,那进攻方就赢了,反之就是防守方赢了。
天上有直升机、地上有装甲车,地下可能还有山洞或者隧道,你永远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地方给你来一发,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你也不用气馁,因为游戏刚公测大家对地图都不太熟,所以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一下新人。找上几个小伙伴开着飞机坦克,冲到对面阵地里捞薯条,那感觉不是一般爽。
高机动性的突击兵、擅长医疗救援的支援兵、收集战场信息并抽冷子甩狙的侦察兵、道具能力较强的工程兵,兵种之间特色鲜明。
比如说我就喜欢这个有点像 OW 里半藏的侦察兵,可以射出侦察箭来获取掩体后敌方的位置,冲锋的队友看了都得竖大拇指,有框你不打?
目前游戏里有 4 张地图,数量不算太多,但毕竟游戏地图实在是太大,想彻底熟悉那得花很长时间,耐玩度还是不错的。
升级枪械可以解锁各类用于改装的武器配件,而改装武器可以直接影响武器性能。也不是说随便一个配件就值得安装上去,有些配件在带来加成的同时,还有负面效果。
枪械建模这块没的说,在《三角洲行动》的官方 B 站号上,有发策划团队公费玩真枪的视频,小发羡慕的流口水。
之后我细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这种半小时一局的大战场游戏环境下,枪声要做的相对低一些,不然第二天就得去医院检查耳朵了。
当然,你也不能因为装备厉害就一路莽过去。一旦撤离失败横死当场,除了安全箱里的东西,身上其他东西直接就没了。
交火的时候你还得注意,烽火地带里人物的不同部位会受伤,受伤后会对行动产生影响,这时就要及时使用药物或者手术包进行处理。
另外地图中分布着撤离点,但要注意,不同撤离点有着不同的限制,比如说你要交多少钱,或者负重低于多少才能撤离。
在这个玩法里,也有兵种的区分,枪械也可以改装,和全面战场的大概意思差不多,没啥展开讲的必要。
至于《三角洲行动》最后那个黑鹰坠落模式,目前还没有解锁。根据官方放出的消息,应该是把 2001 年的战争片《黑鹰坠落》的剧情,给搬到了游戏里。
以至于我进游戏玩的第二把全面战场,我和队友都杀疯了,霸占了前三不说,最菜的那个队友也是第八名。
难不成这是游戏机制,官方特意在新账号的前期对局中加入大量人机,才能确保新手不会被从战地和塔科夫润过来的老玩家炸鱼。
干员的声音真的不太像战士,它更像是 gie gie 们在上演战争青春偶像剧。导致我我没啥打仗的感觉,反倒是以为自己正在某个地方和朋友们玩真人 CS 。
开服这么久了,我相信不知道怎么开飞机的一大把。哪怕是从其他游戏转过来的载具达人,开直升机八成也会头朝地栽下来。
你还别忘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端游,它在移动平台也上线了, PC 和手机的数据是互通的。电脑上不熟悉按键,可玩久了还好,但在手机上我感觉真有点按不过来,哪怕是 iPad 上,玩起来也不太舒适,也许它更适合触手比较多的克苏鲁玩。
小发玩了很多国产网游,能有《三角洲行动》这个质量的真不多。这游戏也不像是腾讯以前的那几个 FPS 游戏,非要整点火麒麟这种影响数值的东西,不氪金也没啥事,技术到了就行。
可能就像聊天频道里玩家们说的那样,这个游戏你能挑出一堆毛病,像是干员机动性差、载具压制力强、爆率一般等问题。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英特尔遇到了烦,近日传出可能将被高通并购的消息,昔日PC处理器领域的王者,竟沦落至此,令人唏嘘。
文中,周鸿祎指出,英特尔的CEO缺乏远见和对技术的了解,可能只知道做销售业绩和一味节省成本,这也是非产品、非技术出身的 CEO最大的缺点。
英特尔CEO犯了三大错误,包括错失移动互联网浪潮、错失人工智能浪潮、错失芯片迭代的变革浪潮。
2006年苹果曾经希望英特尔给Mac电脑定制低功耗芯片,但英特尔有点看不上苹果报价太低、数量太少,就没答应。最终苹果推出了自己的M1芯片,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今天不光是Mac系统,包括Windows系统桌面服务器的很多CPU都不再用英特尔的X86,而用ARM,ARM也顺利的从移动芯片领域反攻到了X86的桌面领域。
而英特尔坚持的IDM模式既要和专业芯片厂商拼设计,又要和代工厂拼制造,逐渐在芯片爆发的浪潮中掉队了。
韩国《朝鲜日报》近日以《韩国已被中国超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理由》为题发表社论称,韩国贸易协会日前对在华工作的30名韩国企业家进行深入采访,其报告草案中得出“除了半导体领域,中国已赶超或超越了韩国”的结论。
报道中提到,韩国产业的成功被形容是“速度”制胜,但曾经以“慢工出细活”著称的中国,如今已经在速度和效率上占优势。
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为例,中国品牌新车平均上市时间比外国品牌要快两三年,这种效率部分得益于严格的工作制度。
中国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推动了航天、无人驾驶、无人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飞跃式发展。相比之下,韩国尽管也开发了许多先进技术,但由于受到政策制约,许多技术无法实现快速商业化。这使得韩国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速度大大放缓。
背部配备一颗摄像头,搭载A18处理器,并内置8GB内存,整体工业设计可以看作是“单摄版iPhone 14”,是迄今为止最强的SE机型。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消息称苹果已开始向中国京东方和韩国LG订购OLED屏幕,用于即将推出的iPhone SE 4。
另外,iPhone SE 4可能会在2025年1月的农历新年之前发布,不过现有的iPhone SE机型都是在3月发布,因此iPhone SE 4也有可能在2025年3月亮相,这是苹果史上性价比最高的A18机型。
果果,你让我感到陌生啊!所以托尼我就非常好奇:这回苹果说的散热升级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有这么大的提升吗?
而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找来了 iPhone 15 和 15 Pro 作为对比,甚至一口气把四台手机都给拆了。
启动不了一点。。。因为四台机子分别测了 30分钟须弥城跑图后,帧率都是差不多的 59 帧,这压根就体现不出差距啊!
只能说,现在原神的优化确实好起来了,并且像 Pro 机型都能开上 120帧了,所以这回我们只好把测试项目,从原神统一改成了它的好兄弟:星铁,启动!
相比之下, iPhone 16 的平均帧来到了 57.6 帧,这样一算,帧率确实有 28%左右的提升,很接近苹果 30%提升的说法,所以前面的谜题,咱们算是解开了一部分。
当然,体质这事纯属我的个人猜测,具体 16 的表现为啥会这样,我会在后面的拆机环节再跟大家好好分析。
iPhone 15 Pro的平均帧为57.7帧,背面为51.1℃,正面为49.1℃,功耗为5W(4919.8mW四舍五入),确实很符合我们对于 A17 Pro 的一贯印象啊,就是烫!
它的平均帧只比 15 Pro 多了0.1 帧,功耗也才只有 4.6W 。在都升级到 iOS 18 的前提下,不知道为什么 16 Pro 的游戏调度就是非常怂。
咱们先来看两台 iPhone 标准版,它们都是很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屏幕和背板,中间夹了一层铝的金属框架。
至于果子在发布会上讲到的这个“ 100 %再生铝金属的散热子结构。”我们发现跟前代 15 的这个铝板好像也差不多。
但结果有点打脸嗷,不过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我们后面再来聊这小散热膜的事,这里咱们接着聊两台 Pro 版的拆机。
拆开 iPhone 15 Pro 和 16 Pro 后,我们会发现, 16 Pro 也是经典三明治,而 15 Pro 的结构则有点不一样,底部的铝框架和背板共同组成了一个底壳,元器件都组装在这个底壳里面,最后再封装屏幕。
但由于 15 Pro 的元器件跟屏幕紧紧挨着,其实是不太利于散热的,即便是屏幕的背面有一块面积不小的石墨烯散热膜,也聊胜于无。
三明治结构可以让它有一块面积更大的铝板来进行散热,而所谓的固态扩散技术其实照我的理解,就是苹果将这块铝版跟钛金属中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热量可以更均匀地传导到整个机身了。
但我想说,果果,咱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散热这方面的经验,压根不用你自己去总结,咱们抄隔壁安卓优等生的作业不就得了。
哇塞~真的是,拆机之前,我以为苹果今年是终于开窍学安卓旗舰用上了均热板。结果拆机之后,好家伙,还搁这儿石墨烯呢。。。服了。
害,算了,吐槽归吐槽,咱们 call back 一下前面的散热膜问题假如 iPhone 15 跟 16 一样,也在相同的位置有一块散热膜,散热效果会不会有改进?
我们把iPhone 16的散热膜移植到15上后,15的星铁30分钟跑图,帧率反而下降了,只有41.4帧,功耗也才只有4W(4077mW)!
不过我们观察测温图后发现,屏幕这块的温度是降下去了点,说明这块膜确实是起到了那么一丢丢的作用的。
结果发现, what 。。。帧数直接升到了 49.8 帧,功耗也来到了 4.9W (4884mW四舍五入)。
而导致 iPhone 的散热升级变得让人看起来有点拧巴的原因,我也稍微帮果粉们“自适应”了一下。
还是极客湾的那期采访视频,里面老胶泥讲到了一点,芯片团队也知道堆料可以进一步提升 A 系列芯片的性能,但受限于机身设计,他们不得不做妥协,力保芯片的低能耗。
那对于苹果工程师来说,他们要考虑到机身尺寸、维修方案,尤其什么环保、碳中和材料的要求,乱七八糟的各种需求加一块,让 iPhone 的散热结构改进变得举步维艰。
在我们看来,苹果在用一种很复杂的方式去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出来的结果,可能还不如安卓这边用的简单方法。我很好奇:苹果又会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会去怎么样讲这个故事?
《西游记》原封不动改编成3A游戏不敢想有多火:你线日消息,作为改编自《西游记》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许多玩家都去重温了这部经典作品,甚至有不少国外玩家都被勾起了兴趣想来看看《西游记》原著。
近日贴吧有网友提出:“如果我们把《西游记》原著改编成3A游戏,我都不敢想有多火!”引起网友们热议。
这位楼主表示:“游戏剧情脉络可以完全按照原著,再加以丰富细节。第一部从猴王出世开始,一直到被困五指山;第二部就从陈光蕊附篇开始,最后唐僧帮猴哥脱困,山崩地裂装备重新上身,我都不敢想有多帅!”
不少吧友都怀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有人表示:“不可行,几百年前原著的框架就不是为游戏准备的,小说和游戏是两个天差地别的载体,要做成游戏必须要很激进的改编。”
“每章唐僧都在八戒、沙僧眼皮底下被妖怪抓走,然后大呼“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要你去救,估计你会想把他们两个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