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社区

国产操作系统的沉浮往事(下)

国产操作系统的沉浮往事(下)

  • 发布:
  • 人气: 2
  • 评论: 0

应用介绍

  上一篇我们讲到,因为使用体验和软硬件生态的原因,以红旗Linux、蓝点Linux为代表的第一次国产操作系统浪潮,很快就走向了失败。

  痛定思痛,通过这次失败,国内逐渐意识到: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尤其是生态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产业界上下的协同配合,难度甚至超过了操作系统本身。

  政府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应该通盘考虑,进行整体规划和长期布局。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其中,将“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项目,确立为推进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16个重大专项核心部分之一,明确了发展基础软件的目标。

  2006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政府部门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采购已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通知》。

  通知要求:“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政府部门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采购已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产品”。

  2008年8月,番茄家园的创始人洪磊却因为发布盗版Windows牟利被带走调查。后来,番茄花园案宣判,洪磊获刑三年半,并处罚金100万元人民币。

  洪磊被抓,是因为微软公司向国家版权局和公安部进行了投诉。其它盗版Windows论坛看到洪磊的下场后,纷纷选择了关闭或转型。

  2008年10月20日,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电脑里出现了一则系统通知。微软告诉所有用户,若使用盗版Windows或Office,电脑将会“每小时黑屏一次”。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微软黑屏事件”。

  尽管微软解释此举是打击盗版的善意提醒,但随意操控用户操作系统的行为,仍激起了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2009年,“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推进政策和措施正式开始落实。作为基础软件重中之重的国产操作系统,继政府采购、正版化之后,再次获得政府政策层面史无前例的巨大支持。

  于是,以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欧拉、新支点等为代表的第二次国产操作系统发展浪潮,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麒麟家族是近二十年来国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系统体系。它相关的品牌很多,包括中标麒麟、银河麒麟、优麒麟、湖南麒麟等。这些品牌,其实 都脱胎于国防科技大学,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

  大家应该都知道,国防科大是国内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领军单位。从1970年代末开始,他们就牵头了亿次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任务。

  1983年12月22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2001年,国防科大承接国家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启动银河麒麟品牌操作系统的研发。这个操作系统,主要针对银河I、银河II巨型计算机专用CPU。

  2006年12月4日,银河麒麟操作系统1.0版本正式发布。这个系统号称整合了mach、FreeBSD、Linux、Windows四种系统的优势,也被网友叫做“863系统”、“长沙OS”、“四不像OS”。

  当时有人曾经在网上爆料,声称麒麟操作系统与美国开放源代码的FreeBSD操作系统5.3版本相似度在90%以上。

  上篇介绍过,2003年,中国软件总公司(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的中软Linux操作系统研发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了中标软件(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中标软件背后的投资方,包括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4年,中软总公司与中软股份整合,整体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中国软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电科CETC)、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所)等。

  独立后,中软Linux就变成了中标Linux。当时,中标Linux和红旗Linux占据了国内Linux的大部分份额。

  2004年2月,中标软件正式发布了中标普华Linux 1.0(NeoShine)和Office 1.0。(注:普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投资了中标软件。)

  2010年12月16日,民用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和军方背景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上海宣布合并,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开始运营。(此后,中标普华淡出历史舞台,后来被中电科CETC承接,待会讲普华Linux会提到。)

  2014年中科红旗破产清算后,中标麒麟成为了国内Linux的主力品牌。从2010到2022年,麒麟操作系统连续12年保持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

  2014年12月份,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国防科技大学在中国电子信息集团(CEC)支持下,成立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防科大正式将“银河麒麟”品牌授权给天津麒麟。

  2019年12月2日,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中国软件宣布整合旗下的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两大子公司,出资设立新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中国软件持股46%)。这意味着,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都属于麒麟软件下属品牌。

  它是国防科大联合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以及Ubuntu母公司Canonical共同开发的一个项目,是Ubuntu官方的一个衍生版。以上三方,还合作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CCN开源软件创新联合实验室。

  优麒麟的第一个版本(13.04版本)发布于2013年4月,面向全球提供免费下载,并且开放了所有源代码。

  湖南麒麟(湖南麒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也是操作系统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依托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院。

  2014年,湖南麒麟开始了独立的品牌发展道路,推出了自己的品牌——麒麟信安操作系统(Kylinsec)。2015年,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月28日,由一群民间技术爱好者组成的深度科技团队,在开源社区发布了中国首个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hiweed linux,简称Hiwix。

  当时,Hiwix的口号是“免除新手痛苦、节约老手时间”,系统特点是美观、易用,致力于服务普通用户。

  根据创始人之一冷罡华的介绍,hiweed的hi,有海尔、海信的意思(冷罡华是青岛人),weed(青草)和他原来的心上人有关。

  后来,该系统持续更新,逐渐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也获得了认可。2009年,Hiwix正式更名为Linux Deepin(深度Linux)。之所以改名,据说是因为weed也含有“雪茄烟、毒品”的意思,不太合适。

  2011年8月,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一年,在12版本中,深度科技首次引入了自己独立开发的桌面环境——深度桌面环境(Deepin Desktop Enviroment,简称DDE)。

  2019年,华为MateBook笔记本正式预装Deepin系统,标志着这个系统在商业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9年11月,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诚迈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兴新支点签署合作协议,发起统一操作系统项目,并将其命名为——统信操作系统(UOS,Union Operating System)。

  统信诞生后,武汉深之度继续发行Deepin社区版本,面向社区用户。而统信UOS,则面向商业用户,相当于Deepin的商业版。

  2020年1月16日,面向桌面和服务器市场的统信UOS 20正式版发布。UOS基于Linux内核,支持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等多平台,具有相当不错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2006年12月25日,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专门从事操作系统的研发。这家公司是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项目法人单位,背后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在上篇曾经提过,中科院软件所也是中科红旗(红旗Linux)的大股东。中科方德的成立,其实形成了和中科红旗的内部同业竞争关系。后来红旗Linux破产清算,三方也闹得很激烈。

  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成立于2008年10月20日,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投资设立的子公司。

  2014年中科红旗破产清算后,普华基础软件接收了中科红旗的部分研发力量,为推出普华Linux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普华曾经先后参控股了中标软件,人大金仓以及日本TurboLinux。TurboLinux(拓林思)曾是全球优秀的Linux高端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2004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新支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Linux操作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服务。

  新支点操作系统适合多个硬件平台,不仅面向服务器和桌面系统,也可以用于嵌入式等领域,在政务、金融、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部署。

  2010年,华为基于CentOS源代码,内部发布了服务器操作系统欧拉(Euler OS),用于自己的ICT产品。

  龙蜥操作系统是由阿里云内部启动并主导研发的一款Linux发行版,具体启动时间不详(可能在2011年左右),主要目的是为了取代CentOS。

  2021年10月19日,阿里云发布全新操作系统“龙蜥”并宣布开源。龙蜥操作系统定位于服务器端,近年来装机量较大。

  以上只是部分,国内还有TencentOS、一铭Linux、思普等操作系统,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罗列了。也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总的来说,2006-2019年,在“核高基”专项的支持和推动下,国产操作系统迅速走出了第一次浪潮的阴影,并崛起了新的技术力量。

  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了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根据他的指认,美国情报机构从2007年以来,一直在国内外持续监视互联网活动以及通信运营商用户信息。

  2016年3月4日,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并将其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

  这一年的 2月,被IBM收购的红帽公司在官网宣布,将终止CentOS既定的维护计划,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CentOS作为Linux的一个重要发行版,在国内使用量极大。

  CentOS停服对国内很多业务带来了影响,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是一次难得机遇。各品牌的国产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替代CentOS,大幅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计算机CPU平台,除了x86,还有ARM、MIPS、RISC-V等。国内基于不同的平台,开发了海光、兆芯、飞腾、龙芯、申威、鲲鹏等多种国产CPU。政府和企业在采购的时候,采用这些平台,显然也需要操作系统予以支持。

  所以,这一时期,国产操作系统加大了对多平台的扩展支持力度,以确保自己能够满足招标采购提出的兼容性要求。

  根社区,是不依赖其它上游发行版的社区体系,直接从Linux内核和其他开源项目开始构建,级别更高。

  我们经常听说的 OpenSUSE社区(德国商业公司主导)、Fedora社区(美国商业公司主导)、Debian社区(无商业公司控制)等,都属于根社区。

  构建中国主导的根社区,让国内操作系统企业参与到开源社区中去,能让企业从参与者变成建设者、主导者,进而提升国产操作系统的话语权和地位。

  2019年12月31日, 华为作为创始企业发起了openEuler开源社区,并将EulerOS相关的能力贡献到openEuler社区。 2021年11月9日,华为正式将openEuler欧拉操作系统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根据今年6月份官方提供的数据,四年来系统累计装机量超过680万套。 很多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厂商基于openEuler OS发行商业版本,如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统信软件UOS 20、普华软件、中科方德、麒麟信安等。

  2020年9月,阿里云、统信软件和三大运营商发起“龙蜥社区(Anolis OS)”。截至2024年8月,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装机量已突破800万套。

  2021年12月,腾讯、浪潮等20余家企业建立“OpenCloudOS”社区。截止2022年12月,OpenCloudOS社区及衍生版本装机量累计已经超过1000万节点。

  2022年6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普华基础软件、中科方德、麒麟信安、凝思软件、一铭软件、中兴新支点、元心科技、中国电科32所、技德系统、北京麟卓、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十余家单位联合成立了“openKylin”操作系统社区。

  然而,想要完全替代现有的主流操作系统,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包括生态系统的丰富度、用户体验的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等问题。

  首先,无论是第一次浪潮里的蓝点、红旗、中软、冲浪,还是第二次浪潮里的深度、麒麟、新支点、欧拉等,都是基于Unix或者Linux内核,这是毋庸置疑的。

  重新写个内核,其实也不是不行。最开始林纳斯写Linux内核的时候,也才21岁,内核代码只有1万来行。

  之所以国内没有从零开始写,主要是因为我们起步搞操作系统的时候,Linux内核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具备很好的全球用户基础。它的架构和技术得到了验证,且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

  如果我们真的从零开始写,生态要从零开始积累,关键是国外有了Windows、类Unix、Linux内核的发行版、苹果OS,很难再接受又一个新的生态。到时候,就真的变成了我们自己闭门造车,而且会导致整个IT生态的割裂。

  Linux内核是全球开发者长期共同参与的结果,目前代码量大约是3000万行,里面也有大量中国人贡献的代码。这些年,我们国内的操作系统厂商,也对内核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基于Linux内核进行开发,也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是“套壳”。这里面涉及的工作量,可大可小。开发桌面环境、优化性能、增强安全性稳定性、定制功能等,技术难度都很高。

  国内几大操作系统品牌,代码量都是上亿行。以openEuler为例,23.03版本,代码总计7.3亿行。这里面的工作量,说是“套壳”就太伤人、太无知了。

  当然,一直以来,找开源代码,做少量修改,然后进行营销包装,号称“自主研发”、“完全国产”,骗取国家经费。这种事情也很多。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一杆子打死。

  做操作系统、芯片,和造有很大区别。操作系统等软硬件,都是市场化的东西。我们不仅要确保自己能用,也要想办法让国外用户也用,要能够实现自己造血。所以,选择在国外用群众基础的Linux内核,是没有问题的。

  Linux内核代码开放,藏不住后门,不用担心被某些国家坑,安全上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如前面所说,我们也建立了根社区,不依赖其它国家机构或企业控制的发行版,也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风险。

  2、目前国内的众多操作系统,严格来说,不能叫完全国产操作系统,应该是叫国产Linux操作系统,或者国产Linux发行版。

  3、国产化比例的高低,代码量是一个衡量标准。原创代码量很低的,你也可以骂他是“套壳”。但目前国内几家大的,肯定都不是“套壳”,有海量的代码和心血在里面。

  4、目前国内主流的几个操作系统,我认为可以算是自主研发,但不是完全自主研发。除非你把内核也完全自己写,变成纯血。

  5、国产需要大家的支持。骗子误国,喷子也误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希望大家能给国产操作系统一些机会,用用看,提一些意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5、《 国产操作系统,要变天了》,周享玥,数智前线、《中科红旗——一个国产操作系统的典型死亡》,远川科技评论;

  劲爆!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1835元,“寒王”市值超五粮液股价超茅台?85后创始人陈天石身价超1500亿,大佬章建平火了!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