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院

生动展现中国职教的世界贡献

生动展现中国职教的世界贡献

  • 发布:
  • 人气: 1
  • 评论: 0

应用介绍

  日前,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新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市文联举行。来自出版界、文学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新书揭幕,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其文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由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也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闪亮名片,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力量。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首次以文学方式为鲁班工坊立传。天津作家狄青从采访鲁班工坊的建设者、受益者入手,将微观的人物故事和宏阔的历史视野相结合,由点及面地呈现了鲁班工坊在合作国家落地生根的过程,展现了其在弘扬工匠精神、共享中国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架起了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生动展现中国职教的世界贡献

  专家学者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详细记录了鲁班工坊的发展沿革,全面呈现了不断“领跑”的天津职业教育,生动再现了中国职教人与合作国家人民建立的深情厚谊,精准还原了鲁班工坊为当地带来的福祉,深度解析了鲁班工坊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的重要作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该书是精彩的传论,也是感人的诗篇,兼具文学性、真实性、新闻性。作家狄青是文学海洋中的“水手”、挑战新领域的“勇者”、引领后辈前行的“扬帆者”,凭借文学才华、知识储备、历史视野和家乡情怀,出色地完成了一场文学远征。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表示,源自天津的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扬帆出海的典范,让中国职业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走向世界。作家狄青以细腻的语言,首次全方位记录了鲁班工坊的建设过程和成就,这部填补空白的作品意义非凡。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指出,鲁班工坊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作为,该书则是文艺界在教育强国领域的新作为,体现了教育界与文艺界的协作精神。

  “狄青以文学家的思维和观照,展现了鲁班工坊为合作院校、合作国家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同时又以时间脉络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职业教育文化传承,这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好方式。”天津市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副主任杨延表示,这部作品既有文学的温暖也有历史的深度,“我会带着这本书进行鲁班工坊的全球宣传推广。”

  作为鲁班工坊建设的参与者,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云梅称赞:“书中的人物真实不虚浮、故事感人不虚假,读起来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她期待通过纪录片、有声书等更丰富的形式来呈现“鲁班出海”,向更多年轻人介绍鲁班工坊,让更多人成为新时代“鲁班”。

  著名文学评论家黄桂元表示,狄青是记者出身,在深入采访、处理海量信息等方面很有经验,“这部作品从宏观到微观、从全景到局部,既有时代聚焦,也有散点透视;既有全景式的描述,也有个案的展示,展现了天津工业和职业教育软实力,突出了鲁班工坊的核心精神,呈现了大国自信、大国格局。”

  “天津蓟州的鲁班庙,见证了鲁班精神与天津的深厚渊源;鲁班工坊的跨国实践与狄青的生动著述,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最佳实践结合案例。”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宝东认为,该书好似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狄青以细腻笔触系统梳理了鲁班工坊的发展历程,绘就鲁班工坊群英图,既让人感动又让人振奋。”

  “我们将开展作家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活动,讲好在鲁班工坊建设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启动多种语言的翻译工作,让这张闪耀着天津底色的中国名片,将中华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介绍,该书出版前专门邀请了专家审读把关,并增加了文末拉页和音视频预制二维码,为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狄青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感动与自豪:“作为天津人,我从小就感受到天津浓厚的工业文化气息。天津人对技术、技能的追求,让我印象深刻。身为天津作家,我很荣幸能书写鲁班工坊的故事。希望‘鲁班出海’能越走越远!”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