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名 『议程抢先看』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暨人大老博士论坛
应用介绍
,主要想引发科技进步浪潮背景下的思考:随着普惠信贷的覆盖已经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人工智能又大放异彩的情况下持续优化普惠金融结构,提升服务效率,将资源引导到真正需要的普惠群体并提升生活福祉?
信用修复与家庭财务韧性、AI重塑银行竞争力、资本市场与科创企业、平台经济、就业与消费、老龄化社会、银行内卷信贷、普惠保险……
此外,论坛还将发布一系列普惠金融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揭晓2025年度普惠金融成就奖获奖名单并为获奖机构颁奖。
十年耕耘的沃土上,新阶段,再出发。9月24-25日,第十一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将继续邀请来自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的重磅嘉宾进行前瞻性思考和思想碰撞。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家庭金融健康面临挑战,但这也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面对不良率上升、贷后管理需求增加、催收难度加大等现实情况,金融行业正积极探索从“修复”到“韧性”的转型路径。
本论坛将聚焦家庭金融管理的创新实践:如何通过优化信用修复机制,帮助家庭重建金融参与能力?如何设计更具弹性的金融产品,满足收入波动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财富管理机构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提供个性化的财富配置建议?以及政策与市场如何协同,构建更加包容和韧性的家庭金融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之速度重塑着全球经济格局、社会结构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银行业AI的运用情况如何?未来有哪些新机会?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AI是否可以缩小大小银行间的“数字鸿沟”?传统银行应用AI的策略有哪些?银行业态重塑过程中存在什么挑战和风险?
科创企业因技术与商业模式不确定性高、资产质押不足及回报周期长,导致融资难题突出,资本市场在破解这一难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面对科创企业的融资困境,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及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平衡风险与收益?国际上有哪些创新实践值得借鉴?监管部门又将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找平衡,推动多层次科创融资体系的完善?
平台经济如何重塑就业市场结构?数字化服务模式对消费行为产生了哪些深层影响?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平台经济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否有所不同?本论坛将从多维度审视平台经济的社会经济效应,探讨其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在发展中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与规范的关系,为平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思路和实践参考。
我国普惠金融已高歌猛进10年,从服务对象的体验上“又普又惠”,普惠客群金融可得性大幅提升。从服务提供者的体验上看,大中小行同质化恶性竞争,导致偏离市场的内卷定价、金融黑灰产的肆虐猖獗,再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可谓“又苦又难”。本次讨论旨在探讨当前形式之下,大中小行银行如何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逐步健全《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到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在政策引导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下,普惠保险已从“广覆盖、保基本”的初步布局,迈向“质效提升、精准普惠”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次主题讨论将聚焦如何凝聚社会多方力量,推动普惠保险可持续发展。
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推动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为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赋能?在资源共享方面,能否依托技术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安全共享机制?在跨界合作方面,如何建立银保深入合作、政保有效联动等可持续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