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地铁列车医生赵静伟:单车飞驰两公里匠心传承守安全

地铁列车医生赵静伟:单车飞驰两公里匠心传承守安全

  • 发布:
  • 人气: 15
  • 评论: 0
标签:

应用介绍

  提到北京地铁7号线的检修中心,赵静伟总是能让人联想起“技术大咖”和“拼命三郎”这些赞誉。他的故事,来源于一份对工作的执着和对技术的激情。自2010年入职以来,赵静伟从电器班列检员一步步成长为技术主管,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见证了地铁维护的变革。

  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正值早高峰时段,整个城市早已在忙碌中苏醒。忽然,一则“列车牵引故障,迫停区间”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迅速在检修中心微信群中炸开。众人心中只想着一个问题:谁能最快到达故障现场?而这时,正在7号线乘坐列车的赵静伟同样得知了这一情况。他脑海中迅速进行着推算,意识到前方即是故障车。

  赵静伟像箭一样冲向地面。他心里想着,两站之间的路程可不近,仅靠双腿是赶不及的。就在这时,他瞄到了路边的共享单车,瞬间感觉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他迅速扫码,飞快地踩上单车,双脚如同车轮般急促地蹬动。街道上,他的身影飞驰而过,吸引了路人惊讶的目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赶得上!”

  经过短短5分钟的疯狂骑行,赵静伟终于抵达故障地点。迅速评估情况后,他精准果断地进行了故障处理,列车顺利驶入库线,正线秩序得以恢复。微信群中他的一句话:“我一会跟车回段,请大家放心。”宛如一颗定心丸,解开了同事们的紧张情绪。从此,大家都称呼他为“7检赵子龙”,这个称号让他有了新的身份,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7号线的“铁峰”继电器因使用寿命临期而频繁出现故障,这给日常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面对此次挑战,赵静伟和检修中心全体人员毫不退缩,毅然承担起技术改造的大旗。他深知,只有创新才能打破成本的桎梏,才能给地铁运营带来新的希望。

  在改造项目启动之初,各种困难接踵而至。然而,赵静伟与团队始终坚守在技术革新的前沿。无数个夜晚,他们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凭借的就是对地铁事业的无尽热爱与责任。他们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故障点,历时半年终于成功研制出新型继电器。

  好消息传到公司,经过专家的评审,这一项目成功启动。更换继电器需要重新梳理近5000根线路,像极了做一场神经外科手术。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新的继电器全部安装完成,而结果也是让人惊喜:截止目前,7号线未发生一起因新继电器故障而导致的运营事故,直接为公司节约了11.4万元的成本。

  赵静伟作为技术团队的带头人,他的奉献精神来自于对地铁事业的无限热爱。在他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也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两名技术助理、两名班组长以及十余名高级工,都是在他的带领下蜕变而来。如今,学习氛围在团队中已经蔚然成风,大家彼此交流技艺,共同探索技术的高峰。

  回望过往,赵静伟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如今人人钦佩的“技术大咖”,这条历程写满了他拼搏的足迹和执着的追求。他所具备的,不仅是专业的技术能力,更多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份执着和传承,激励着每位后来者不断向前,为地铁的未来拼搏奋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