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科研“追光”者 |仵沛宸:同门师兄弟组团创业在佛山得到升华

科研“追光”者 |仵沛宸:同门师兄弟组团创业在佛山得到升华

  • 发布:
  • 人气: 13
  • 评论: 0
标签:

应用介绍

  什么是成就?不一定需要移山跨海,轰天钻地,可以是投身科研,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终身。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佛山科技推出“科研‘追光者’”科研人物专栏,收录佛山科研工作者的奋进故事,向社会展现他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人生态度。

  借力佛山深厚的制造业家底,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及相关成果有望迅速应用在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助力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度(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仵沛宸

  从创业那天开始,每当要给投资人讲解项目,三度(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仵沛宸多少会遇到点“尴尬”。有的投资人盯着他和团队介绍页面上下打量,脸上写满疑惑:“这个团队怎么这么年轻?”

  这家年轻的企业成立于2023年3月,在广东省科学院“过程赋权”的支持下,获得佛山产研院的战略投资和股权结构优化支持。团队由师出同门的青年科学家组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师兄弟们集体创业,致力于机器人柔性操作领域的科技创新。

  “借力佛山深厚的制造业家底,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及相关成果有望迅速应用在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助力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仵沛宸说。

  三度智能的产品基于新一代柔性操作技术,充分结合柔性算法和柔性硬件,为工艺流程、操作对象多变的产线自动化升级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柔性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设定一个任务,要把一袋米倒进一个米缸里。”仵沛宸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由普通的机器人来执行任务,它会去计算每一粒米的形状、体积,然后算出在米缸里的排列堆叠方案。但如果由人来执行会简便很多,我们会把米倒进去,然后摇一摇、拍一拍。”

  再举一个例子,普通人看到一个杯子,下意识地就可以稳稳地把杯子拿起来;但机器人手想要拿起一个杯子,可能要先考虑杯子的大小、材质硬度、表面摩擦力等等。

  所谓柔性,既指拟人化的柔性执行器控制方法,也指相配套的机器人部件。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依靠柔性部件受力形变建立反馈机制,使机器人在遇到障碍物和处理任务时,具备和人一样“随机应变”的能力。

  说得准确一点,三度智能的柔性机器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柔性结构机器人”,而是通过柔性执行部件与刚性系统结合,重点解决制造业中工艺流程多变、操作对象复杂的痛点。

  以“柔性手爪”为例,顾名思义,具备出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的设计能够处理不同形状、尺寸和材质的物体抓取,特别适合复杂生产环境中对精度和柔韧度要求高的操作。

  在控制量设定不变的情况下,柔性手爪能够稳固抓取而不损坏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物体,从易碎的嫩豆腐到硬质物块、柔软的水果甚至小巧的硬币皆能轻松应对。

  轮式驱动、具备双机械臂的三度智能柔性机器人,可以像人类员工一样在车间、实验室自如地参与生产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具身智能”。

  目前,柔性机器人已应用于纺织、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可以完成自动接线、高精度物料抓取等工作;在智慧农业中,也被应用于果蔬采摘环节,实现苦瓜、丝瓜等作物的无损采摘。

  3月底,三度智能与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一款“微生物仿人双臂机器人系统”面世,搭建了双臂自主操作平台,实现梯度稀释、培养基接种等多个自主操作,可用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检测等实验室中,既能让相关环节变得更标准化,还能减少人工重复劳动,解放操作科研、检测人员的双手,让他们更专注于任务本身。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无疑已步入发展快车道。3月9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提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3月10日,广东省科学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广东省科学院在机器人、先进激光与增材制造领域拥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广东省科学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陈小平表示,该创新中心将立足广东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好广东省科学院的优势资源,聚焦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这两大关键行业对机器人技术的需求,一方面注重发挥能让技术落地的青年人才力量,另一方面坚定走产业化道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作为,全力以赴推动行业发展,争取成为行业标杆,树立新的旗帜。

  陈小平是三度智能首席科学家、机器人柔性操作团队带头人。在他麾下,凝聚起一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同门师兄弟”核心团队。

  董事长帅威,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计算机专业博士,2012年开始从事机器人研究;总经理仵沛宸,中科大计算机专业博士,2014年开始从事机器人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柔性机器人与灵巧手;崔国伟、高杨,都是团队中的核心骨干,有丰富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实践经验。

  注册成立仅两年,三度智能作为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佛山产研院”)的重点孵化企业,依托产研院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挖掘,成功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际产业应用,并在落地过程中充分享受载体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与应用场景的对接,快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依托佛山的创新资源,机器人领域初创企业能轻松获得产业集聚优势。佛山产研院也正布局人形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助力产业发展。

  近期,三度智能还迎来了资本加持。3月,三度智能与祥鑫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破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微生物、半导体、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祥鑫科技将探索向三度智能进行资金投资,以加快三度智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创新进度。投资将主要用于三度智能的技术研发,重点支持三度智能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柔性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