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中心

实测之后 QQ电脑管家与360卫士你选谁?

实测之后 QQ电脑管家与360卫士你选谁?

  • 发布:
  • 人气: 16
  • 评论: 0
标签:

应用介绍

  继5月底奇虎金山口水战之后,周鸿祎又和别人掐上了,只不过这次的主角被换成了影响力更大的腾讯,而奇虎也由大家习惯的“挑事方”变成了“自保者”。其实个中缘由,相信笔者不说大家也能通过之前的新闻稿有所了解。

  在这个用户为金的互联网时代,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厂商之间的倾轧、攻击也实在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竞争手段了。然而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我们却没有必要充当厂商之间的试验场,让这些软件我方唱罢你登场。

  那么要论真实实力,究竟是奇虎厉害还是腾讯更牛?不妨今天就让我们做个裁判,看一看两款软件的线. 电脑体检对比

  和360安全卫士相比,QQ电脑管家的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光是一个检测列表就比对手短了很多,如果抛去一些无关紧要的防火墙检测,你会发现360安全卫士的列表几乎涵盖了系统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自启动项、ActiveX控件、IE插件、系统启动配置、桌面图标篡改等都在它的检测范围之内,甚至最新版7.5还将系统优化及新软通知纳入到体检报告中。

  很显然在“年纪较大”的1号机中,两款软件产生了明显分歧,究竟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想来想去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微软自己的Windows Update了!于是在经历了近1分钟等待后,微软给出了自己的权威答案“37个”。

  拿QQ电脑管家来说,其中编号KB979538、KB2362765、KB978886这三款补丁被默认分在了可选补丁区,而Win7却将它归在了重要更新。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三个补丁添加到先前的34个报告中,正好就是Win7所提示的37组更新。因此来说在补丁的自动筛选方面,实际上是QQ电脑管家更强一些。

  此外笔者也特别留意了一下9月28日发布的三款最新补丁,截止9月29日15:00止,360安全卫士的漏洞列表中仍然没有三款补丁的踪影,相反QQ电脑管家却早已将其纳入窗口,并提供了相应下载。

  360安全卫士的亮点在于将插件按照用户美誉度量化成具体星值,然后再根据好评、恶评赋予不同的颜色,相比QQ电脑管家平白的文字描述,更容易一目了然。那么实际的清除效果又会如何呢?笔者特意找到了一台电脑,电脑中已经被安装上了多款不同插件,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YOK搜索工具栏、Cnnic无忧上网、完美网译通、百度工具栏。

  清理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笔者的电脑已经干净了。不过真实的情况是,QQ电脑管家并没有搞定“YOK搜索工具栏”,这个硬茬最终还是被360安全卫士出手摆平了。

  “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放在这里,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和初出茅庐的QQ电脑管家相比,360安全卫士明显在实力上更胜一筹。相比对手单一的防护体系,360安全卫士则是由木马防火墙与360网盾共同组成了双保险,基本覆盖了木马进入的各个渠道。

  虽然名称不同,但两款软件均采用了“云+本地引擎”的双引擎查杀机制。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可以提高查杀速度,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了对新木马的辨识能力。

  为了避免厂商统计口径的不统一而造成误差,我们统一采用剩余样本数倒减计算样本清除率。从评测结果来看,360安全卫士在1分15秒内,共清除样本678个,清除率91.87%。而同等条件下的QQ电脑管家,仅清除样本569个,清除率77.10%。

  事实上相比上一环节的扫描评测,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接下来的实时防护。毕竟木马可没傻到自己躺在那里等我们查杀,总是会想尽办法冲破安全软件设置的屏障感染整个系统,因此能否抵御直接的威胁才是安全软件最终的目标。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360安全卫士成功拦截下了所有入侵木马,并及时予以了清除。而QQ电脑管家的表现却实在差强人意,6组测试中只有样本6弹出了提示,然而操作建议却是允许木马向浏览器植入插件。很显然在用户电脑尚未安装其他杀软的情况下,QQ电脑管家的建议着实不建议采纳。

  而360安全卫士还是主打安全牌,除了嵌入在软件管家中的“开机加速”外,主界面的“系统修复”仍是以电脑插件、ActiveX控件、用户样式表、注册表为扫描重点。

  那么电脑软件呢?从“软件升级”面板可以看出,虽然两款软件均加入了新版本自动提醒功能,但覆盖范围却有差异。就拿笔者这台电脑来说,虽说平时更新得也算挺频繁了,可依然被360安全卫士检出有9款软件需要升级。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很欣赏它将免费版与收费版、Beta版分开显示的做法,这样就能让用户更有条理地进行选择。相比之下QQ电脑管家只检测到了5款软件,而且没有一个属于“推荐升级”。

  相信上面两张截图,已经将问题介绍得很清楚了。无论是静态的内存占用,还是扫描时的CPU曲线安全卫士更强一些。不过说实话,QQ电脑管家的表现也不是很差,只是将两者放在一起时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就拿这次测试来说,由于我们是在虚拟机上执行的全新安装,因此从软件安装一直到启动完毕,基本算是全程领略了它的“弹窗”。虽然多数都是介绍自己的正规弹窗,可面对这些“不速之客”谁还会不烦呢?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