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院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深耕封开:从鸡舍设计到非遗传承的振兴答卷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深耕封开:从鸡舍设计到非遗传承的振兴答卷

  • 发布:
  • 人气: 12
  • 评论: 0

应用介绍

  “没想到城里来的大学生这么接地气,不仅帮我们设计鸡舍,还教娃娃们做手工,政策宣讲也讲得明明白白!” 肇庆市封开县大旺村村民李大叔看着崭新的鸡舍设计图,笑得合不拢嘴。

  近日,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实践团队走进肇庆市封开县,聚焦乡村发展需求,深入大旺村、大塘社区等地,开展禽舍设计、非遗支教、资助政策宣讲系列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这里地势稍高,排水方便,但要考虑夏季通风;那边靠近林地,得做好防黄鼠狼措施……” 大旺村的田埂上,实践队员们顶着 38℃的烈日,手持卷尺和笔记本,蹲在地上标记测量数据。为解决村里散户养殖鸡群管理难、卫生差的问题,团队主动对接村委,承担起农户集中圈养鸡舍的设计任务。

  从实地勘察到方案初稿,队员们每天往返于村委和田间,白天记录地形、光照、水源等数据,晚上在临时住处熬夜画图,先后修改 5 版设计方案。面对村民提出的 “鸡舍要方便清扫”“得留够活动空间” 等建议,他们逐点优化,甚至专门调整通风和防疫细节。最终提交的方案不仅符合养殖规范,还融入了村民的生活智慧,村委当场拍板:“就按这个建,实用又贴心!”

  “这是艾草做的养生锤,轻轻敲敲肩膀特别舒服,它的手艺已经传了上百年啦!” 在大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员小王拿着亲手制作的教具,给围坐一圈的孩子们讲非遗故事。为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扎根,团队精心筹备了 “非遗手工传承支教课堂”,4 名队员提前半个月备课,从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向非遗传承人请教,把养身锤、香包、漆扇、书签的制作步骤拆解成 “傻瓜教程”。

  课堂上,40 余名社区群众和儿童围坐在一起,跟着队员们穿针引线 岁的小宇第一次拿起针线做香包,被针扎到手指也不吭声,最后举着绣着 “平安” 二字的作品跑向妈妈:“我做的香包能驱蚊虫呢!”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捧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合影,稚嫩的脸上满是成就感。社区主任感慨道:“这些老手艺快被忘了,多亏孩子们把它们带回到生活里。”

  “大姐,您看这张表,助学贷款最高能贷多少、怎么申请,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封开县滨江公园的宣讲点前,队员们支起展板、摆好宣传册,耐心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为让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他们提前梳理出 “申请条件”“还款方式”“利息计算” 等 10 个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用方言和案例结合的方式通俗解读。

  半天时间里,团队接待咨询群众 200 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500 余份。一位陪孙子来公园玩的张奶奶,拿着助学贷款宣传页反复确认:“我家娃明年上大学,要是学费不够,真能凭这个贷款?不用抵押吧?” 队员小林蹲下身,指着政策条文一条条解释,直到老人点头说 “懂了” 才放心。“以前总听说有资助,但不知道咋申请,今天算全弄明白了!” 张奶奶的话,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

  从田间地头的鸡舍设计,到社区课堂的非遗传承,再到公园广场的政策宣讲,这支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专业回应民生需求。正如团队指导老师所说:“青春的意义,就在于把知识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实干成为最动人的底色。”(通讯员:姚泉羽、徐洁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