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单招好考吗
应用介绍
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一群青年教师正通过学校实施的“筑基行动”,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探索着教书育人的新路径。
“毕业就当老师,我能够快速地清空自己,贯彻新职教理念,也能够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庄媛一毕业就来到了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担任现代农业系园林专业的教师,后来通过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成为学校年轻的副科级干部,并转入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从学生到老师、从教学到行政,她完成了多级跳,尽管角色多元,她仍坚持代课、担任班主任,在多重身份中寻找平衡。这种转变并非个例,学校通过“青蓝工程”让资深教师带领新教师站稳讲台,组织青年教师赴西交利物浦大学研修,学习面向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理念,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打破传统思维,构建新职教理念。
经济管理系的吴昕芮,也是一毕业就来到学校工作。2022年她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经考录成为学校跨境电商教师。作为内向型的“I”人,她刚开始面对学生时一度无措,在课堂上甚至比学生还紧张,常常备课到很晚,但经过不断地锻炼摸索她渐渐变得自洽、自如。“学生更爱实践,我就把开店、选品、上架的真实案例搬进课堂,多带学生上实践课。”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她深入跨境电商企业学习运营,将行业动态融入教学。
学校构建的教师成长体系成为关键支撑。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作为考核第一标准,教学督导与推门听课覆盖100多名教师,吴昕芮“被推门听课2次”;名校长、名师进校园活动邀请职教专家授课,强化教师职业认同。
开展能力提升系列行动,筹建教师发展中心,探索教师递进式分类发展机制,开展“传帮带”结对活动,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庄媛从被培训教师转换成研究如何培训教师者。
实践环节的创新尤为突出。学校开展“百师入企”活动,引导教职工深入企业一线多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每年教师要在企业实践1到2个月,提升自身的产业感知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的发展最终反哺学生。庄媛回忆,教师节学生送上的贺卡写着“愿老师永远保持活力”,让她感受到教育者的价值。她带领学生参与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荣获二等奖,在山东省“技能兴鲁”花境竞赛中连续两届斩获一等奖,作品落地河湾公园成为市民打卡地。
吴昕芮指导学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突破性获得三等奖,学生备赛时驻扎实训室、熬夜练习的拼搏精神令她动容。用自身的经历为班里的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其找到方向,并荣获学校职业规划大赛银奖。
学校推动的“新职教理念”正在开花结果。跨境电商专业借助虾皮平台开设实战营,学生运营真实店铺;园林专业横向承接乡村振兴景观项目,师生共同完成设计施工。这些实践不仅锤炼教师技能,更架起学生通往职场的桥梁。
新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正借鉴西交利物浦大学经验,构建教师全生命周期成长体系。庄媛说她刚来时学校的领导曾表示:“只要敢想敢做,学校就提供舞台。”这种支持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快速成长。
从课堂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教师们正在筑基行动中书写职业教育的新篇章。正如吴昕芮所言:“我们和学生都在摸索中前行,但每一次实践都是向产业更近一步。”这种双向成长,正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