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联合军演火药味十足:“堤丰”导弹+无人反舰系统之一岛链要变火力链?中俄强硬警告
应用介绍
9月11日至25日,美日联合军演即将展开,美军宣布将在日本岩国基地“暂时性”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一部署距离中国东部沿海仅数百公里,地理位置极为敏感。美日声称此举是“防御性部署”,但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却耐人寻味。
美军的“暂时性部署”早已成为惯用套路。去年,美军在菲律宾以演习为名部署导弹系统,演习结束后设备却“赖着不走”,直接变成长期驻扎。如今,他们在日本再度上演同样的剧本,意图通过渐进式的“温水煮青蛙”战术,将军事存在常态化。岩国基地的选址更是精心策划,既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的关键区域,又能威胁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设施。
更令人警惕的是,美军选择在9月这个特殊时间点展开演习,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后。这种刻意挑衅的行为,不仅是对中国 *** 的公然挑战,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堤丰”系统是美军退出《中导条约》后研发的全新武器,被称为“填补火力空白”的大杀器。表面上,这是一种防御性武器,能够发射标准-6导弹用于反舰作战,但它更危险的能力在于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几乎能覆盖中国大半领土。此外,“堤丰”系统采用MK41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兼容多种型号导弹,具备极强的升级潜力。这种伪装性和灵活性让其成为一把随时可以升级的“隐形利剑”。
与此同时,美日军演中还将部署NMESIS反舰系统,这是一种无人化的分布式作战武器。该系统利用无人车搭载反舰导弹,具备极强的机动性和隐身性能,特别适合在岛屿密布的西太平洋地区展开行动。美军试图通过这些武器,将之一岛链变成一个个“移动火力点”,进一步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
面对美日的军事挑衅,中俄两国迅速发出警告。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要求美日不得引入“堤丰”系统,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直言,这是“华盛顿的又一破坏稳定举措”。中俄的态度表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协作正在加强。
然而,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手段。东风系列导弹,尤其是“航母杀手”东风-21D和东风-26,具备精准打击能力,能够有效威慑美军的前置武器系统。此外,中国在量子雷达技术上的突破,也将进一步削弱美军隐身武器的优势。
美日的军事动作正在一步步将亚太地区推向危险的边缘。无论是“堤丰”系统还是NMESIS反舰系统,这些武器不仅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挑战。未来,亚太局势的走向将取决于各方能否找到避免冲突的平衡点。一旦误判引发连锁反应,整个地区都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