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应用介绍
2025年8月,《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作为国内连续十年追踪滑雪产业发展的权威报告,这份由伍斌主笔的白皮书,以系统、客观的数据分析,勾勒出中国滑雪产业在冬奥红利与市场迭代中的新图景。从滑雪场数量到滑雪者行为,从硬件设施升级到区域格局演变,数据背后既展现了产业的韧性增长,也凸显出中国滑雪市场独有的发展特色。
2024-2025雪季财年(统计周期为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中国滑雪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实际运营的滑雪场达748家,较上一雪季增加29家,其中室内滑雪场66家、户外滑雪场682家。值得关注的是,有架空索道的滑雪场数量增至181家,这类滑雪场往往代表着更高的运营规模与服务能力,其数量增长也反映出产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
滑雪人次与参与人数同步提升。本雪季全国滑雪人次达2605万,同比增长12.90%;参与滑雪的人数为1355万人,较上一雪季增长5.86%。更关键的是,滑雪者人均滑雪次数从1.80次提升至1.92次,这一变化意味着“一次性体验”式消费正在减少,滑雪逐渐从“尝鲜项目”向“常态化运动”转变,产业的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滑雪产业的“南北差异”与“头部集中”特征依然显著。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北方区域的滑雪场数量合计达481家,占全国总量的64.31%;滑雪人次方面,华北与东北两大区域占比均超过25%,合计占比连续两年突破50%,是当之无愧的滑雪核心区。
省份层面,吉林、河北、新疆继续领跑全国。吉林省以376.30万滑雪人次稳居之一,同比增幅达23.70%,其增长完全依靠户外滑雪场,凸显出北方传统滑雪目的地的强劲吸引力;河北、新疆分别以319万、247万滑雪人次位列第二、三位,这三个省份已连续多年占据滑雪人次前三甲。此外,黑龙江从上年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北京则从第四位降至第五位,头部省份内部的竞争格局略有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南方省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湖北、陕西两省滑雪人次同比增幅分别达37.14%、57.41%,成为前十省份中的“黑马”,而这两省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开业的室内滑雪场,室内雪场正成为南方地区撬动滑雪市场的关键力量。
如果说北方户外滑雪场是中国滑雪产业的“根基”,那么室内滑雪场就是近年来最亮眼的“增长极”。本雪季全国新增6家室内滑雪场,总量达66家,同比增长10%;室内滑雪场贡献的滑雪人次达563万,同比增长15.37%,占全国总人次的21.61%——仅占雪场总量8.82%的室内雪场,撬动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效率优势凸显。
从区域分布看,室内雪场的“南方主导”特征明显。华东区域运营中的室内滑雪场达21家,占全国总量的31.82%;华中区域14家,占比21.21%;华南、西南区域也分别有7家、10家。浙江、湖南、江苏、湖北、陕西五省的室内雪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浙江以9家室内雪场成为“室内滑雪之一省”,且省内仍有多个拟建项目,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中国室内滑雪场的影响力已延伸至全球。在全球雪区面积排名前十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占据7席,且前五名全部为中国项目——上海耀雪、哈尔滨热雪奇迹以65000平方米的雪区面积并列全球之一,广州热雪奇迹、成都热雪奇迹、武汉甘露山热雪奇迹紧随其后。更值得期待的是,深圳华发、长春万达茂等即将开业的室内雪场,未来有望跻身全球前十,届时中国将在全球顶级室内雪场中占据9席,真正成为“全球室内滑雪之一大国”。
滑雪场硬件设施的迭代,反映出产业从“粗放发展”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变。在架空索道方面,全国运营中的架空索道达365条,其中脱挂式索道119条,分布在41家雪场。脱挂式索道因其高效、舒适的特点,成为中高端滑雪场的标配,且国产脱挂索道数量已达67条,远超进口索道,国产设备的技术实力与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在用户行为层面,滑雪群体正呈现“年轻化”“进阶化”特征。从滑呗APP的用户数据来看,滑雪者中男性占比59%,女性占比41%,性别分布相对均衡;单双板选择上,单板用户占比68%,双板占30%,单双兼修仅2%,单板凭借更强的趣味性,成为年轻群体的首选。雪季滑雪次数方面,1次体验者占比25%,2-3次用户占29%,10次以上的“核心玩家”占12%,中等频次用户群体扩大,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将滑雪纳入常态化运动清单。
从目的地选择看,吉林、河北、新疆、黑龙江、北京仍是核心首选,这五省的滑雪人次常年占据全国前列,且十年累计增幅显著,形成了稳定的“头部目的地集群”。而滑雪俱乐部的蓬勃发展,也成为产业活力的重要体现,2024-2025雪季,星瑀户外滑雪俱乐部、滑雪去等头部俱乐部的年度滑雪里程均突破30万公里,成为连接滑雪者与雪场的重要纽带。
回顾《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十年的追踪历程,中国滑雪产业已从“缺乏数据、模糊发展”的阶段,成长为数据驱动、格局清晰的成熟市场。冬奥申办成功与疫情的双重洗礼,加速了产业的迭代:城市日常滑雪体验与进阶需求,由室内滑雪场与城郊学习型雪场承接;而高端度假需求,则向吉林、新疆阿勒泰、河北崇礼等核心目的地聚集,形成“日常体验+度假进阶”的双轨格局。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滑雪不再是“北方专属”或“冬季限定”——南方城市的室内雪场可提供全年无休的滑雪体验,北方的目的地雪场则能满足深度度假需求;对于产业而言,室内雪场的爆发与户外雪场的集中化,正共同推动中国滑雪产业向更高效、更多元、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与用户群体不断扩大,中国滑雪产业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