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商学 创业投资与管理MBA创业导师实战训练营特色活动圆满结束
应用介绍
2025年7月26日至8月10日,哈工大商学院举办为期三周的创业投资与管理MBA创业导师实战训练营。知名投资人与优秀校友企业家组成导师团队,从多方面为学生赋能,打通理论到实践的路径。期间,多位导师围绕创业投资、企业成长、产业趋势等主题深度授课,还有企业创始人分享实战案例。训练营为学生提供与导师深度交流的实战平台,是学院践行办学理念、培养创业人才使命的体现。未来学院将汇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圈。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MBA项目及创业投资与管理MBA项目情况,该项目获多项荣誉,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
2025年7月26日至8月10日,哈工大商学院为期三周的创业投资与管理MBA创业导师实战训练营特色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训练营由知名投资人以及优秀校友企业家组成创业导师团队,从创投生态、创业实践、企业管理、案例解析等角度全方位的为在读MBA-创业投资方向学生赋能,共同走近行业前沿趋势与产业洞察。创业导师团以自身创业历程中的成败经验为教材,深入剖析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决策节点与风险防控要点,有效打通了从理论认知到商业实践的关键路径。
商学院科创部部长、技术转移分中心主任、MBA中心主任王诗强进行开营致辞。他表达了对训练营的期冀,并鼓励同学们跳出课本的框架,在行业导师的带领下触摸科技前沿高度,洞悉商业落地逻辑,能在思想的碰撞中,把“创业投资与管理”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推动科技成果孵化的实战能力。
7月26日,青橙资本董事长、哈工大行业导师张云鹏围绕创业投资的内涵与特点、创业企业的成长性和驱动力、创业企业风险意识、企业家的内涵与格局、资本市场与投资标的20年的变迁等主题为同学们进行深度讲解。
7月27日,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哈工大行业导师付利军从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使命和任务、企业创始人成长和领导力的影响、企业投资成长与回报、企业破局的思路、如何进行融资等内容出发,为同学们进行系统性地授课。
8月2日,华峰资本合伙人、哈工大行业导师姜春阳就当前产业生态的变革、趋势与技术的认知、新技术与老行业的耦合、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的取舍、等内容为同学们的行业和职场发展传授经验,让同学们对不同时代的红利和周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更好地把握好趋势。
8月3日,正轩投资合伙人、哈工大行业导师王海全以比亚迪的发展战略历程为例,展示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路径选择、产业协同发展、核心决策思路,通过案例引申科技企业投资的核心要素、企业发展内核、企业创新竞争力、企业家的管理与认知等,让同学们对了解创新企业、发现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8月9日,玄智科技创始人兼CEO李蕴洲通过公司的发展历程,为同学们分享了从校园赛事起步,到目前多板块机器人项目迸发的发展思路。作为一名科技创业者,他坚定科技强国信念,坚持做能够打破国外垄断的底层技术,做新兴前沿行业的引领者,为中国的科技长城建设贡献全部力量。同学们受到深深的感染,对科技企业起步、融资与成长等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
8月9日,丽天智能科技董事长、哈工大行业导师王士涛通过丽天智能科创融资经历、公司全球化进程中科创资本助力、硬核公司科创融资要素浅析、硬核创业科创融资建议等方面将科技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的相关经验予以分享,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融资对于科技企业的重要性。
8月10日,西恩科技董事、哈工大行业导师曹世昌以自身发展历程为教材,结合过去20年国内创业创投的变迁,为同学们提供个人参与科技创新的方式和路径,以科创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人才需求及实践方式等内容进行授课,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切身了解不同创业项目的利弊。
8月10日,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深圳校友会执行会长吕晓明从科技创新的本质出发,通过校友企业创新创业的实际案例,对创新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度剖析,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校友企业成长的发展思路和历程。
商学院“创业导师实战训练营”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创业投资与管理方向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与创业导师深度链接、在模拟实战中淬炼真知的平台,更是学院践行“科技商学”办学理念,探索新型科创商学生态,激化孵化产业科技动能,培养兼具产业洞察与投资素养的创业人才使命的生动体现。
未来,学院将汇聚更广泛的优质资源,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圈,为怀揣梦想的同学们提供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市场的坚实桥梁。期待从这里启航的同学们,在未来广阔的商海中乘风破浪,以创新思维与实战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创业导师实战训练营——为期连续三周末的系列课程圆满结束。谢谢学院组织这次系列课,再次回到VC课堂,倍受实战导师们的感染。
姜春阳老师:要资源认知双螺旋提升,与AI尽量处成协作关系,及时反馈正面反馈很重要,低成本试错,找到信息错配。
吕晓明老师:学会发现机会、痛点、身边人的优点,用持续创新构建护城河,追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钱是干好事后的副产品。
三周,6位实战家的课程,简单总结就是,“认知的盛宴,思想的核聚变”——曹世昌的冷峻洞察、王士涛的全球化棋局、李蕴洲的血泪试错、王海全的熵减哲学、姜春阳的认知升维、吕晓明的创新禅意,共同浇筑出一部商业世界的《存在与时间》。这些文字没有鸡汤式的鼓舞,却透露出更震撼的生命力,创业的本质,是在熵增定律统治的宇宙里,以血肉之躯修筑短暂的光明堡垒。
当李蕴洲说出“公司最重要的是活下来”,当王海全强调“企业最高的目标是生存”,我听见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宣言。这绝非苟且,而是认清商业文明的残酷底色——如同沙漠里的骆驼刺,用深达二十米的根系换取一滴晨露。那些在牌桌上的人,那些把伤疤锻造成盾牌的人,那些在数据荒原找非共识绿洲的人,正用血肉之躯验证:创业不是淘金热,而是人类在熵增洪流中修筑诺亚方舟的集体史诗。
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困惑和抉择,当我一叩三问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如何选好一个企业,以身入局,走好未来的路。
王海全老师说做任何事,金钱只是副产品,能解决问题、需求才是正道,你积累阳光久了,你自然发光。做事好比接收太阳能,要聚焦,能量才够。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批准首批九所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院校之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践行科技强国理念,创新开设多个科技前沿领域学科方向。依托哈工大优势学科及完善的校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2019年开设创业投资与管理MBA项目;2023年开设“AI投资与管理”“储能投资与管理”方向MBA,2024年开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与器械”“开源软件与信创”等新方向;2025年开设“科技金融”“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方向,并同时在深圳、上海设立授课点。
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和决策能力、在科创领域能准确把握战略方向具备投资、运营管理及政策设计能力的高级投资管理人才。项目先后荣获2024年度中国商学院“科技MBA项目第一名”“最佳金融MBA项目第三名”“2024年度科创领先品牌MBA项目”等荣誉。自1991年开办MBA教育以来,截至2024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累计招收MBA学生870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商界翘楚,为国家及地方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创业投资与管理MBA项目依托哈工大优势学科及完善的校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面向具备创业实践或创业计划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创业人员,致力于培养其成为掌握创业理论与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领导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科创注入强劲活力与动能。2023年荣获“中国商学院特色MBA项目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