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职业学院多维发力破局 绘就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新蓝图
应用介绍
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紧扣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4年,以全省第3、全国前50的优秀成绩通过首轮国家“双高计划”验收,成功入选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作为全省高职唯一代表,在山东省高校主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经验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学校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巩固,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在提升职业教育适配度上,学校坚持以产定教。专业数量由57个调整优化至44个,精准对接东营“8+20”产业体系,高效匹配山东“十强”优势产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技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的雁阵式发展格局。联合企业打造658个实际工作教学场景,产教协同、实境育人,构建起“产业驱动教育创新——教育反哺产业升级”的良性闭环。
在增强人才培养精准度方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树立“产教融合立校、科教融汇强校、创教融通兴校”发展理念,与东营经开区、黄三角农高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功能区,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流高校和万华化学、海克斯康等龙头企业合作,牵头建设联合体共同体14个、产业学院17个、产业创新研究院13个,初步形成“一体两院N中心”专业群发展新格局。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27%,留东营就业率50.91%。
在提高服务发展贡献度上,学校以教助产。围绕服务端牢能源和粮食饭碗国家战略,聚焦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对标企业生产典型岗位,持续开展“引企、引产、引技、引匠”入校、“送教、送生、送技、送训”入企的“四引四送”活动。加快推动教师向“懂产业、懂企业、懂技术、会技能、善钻研”转型发展。推进“一行业一基地、一县区(园区)一方案、一社区一品牌”建设,大规模开展社会培训、文化服务、政策咨询、素养提升,为城市和社区发展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教育和特色文化服务项目,打造黄蓝智库高地。截至目前,已与6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68个“科教研创”平台,近五年获国家专利680项,开展技术服务项目700余项。
未来,东营职业学院将抢抓“创优升本”发展机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努力为东营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多职教力量。(大众新闻记者 郝文杰 杨珣 通讯员 田鋆丰 盖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