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缘何值得鼓励
应用介绍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5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让人惊讶的是,在职业本科专业的设置中,有不少应用型高校的身影。比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获批“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茶叶生产与应用技术”“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医养照护与管理”“全媒体电商运营”5个职业本科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技术”两个职业本科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获批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职业本科专业;上海电机学院获批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职业本科专业;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获批了“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职业本科专业。
在这些学校的官网上,列举了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的原因,比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认为,获批职业本科专业是学校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需求,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开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重要举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旨在为产业发展输送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明确以“培养联结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在复杂工作场景中的技术决策能力,与普通本科院校形成显著差异。他们将按照本科层次职业专业要求,认真制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保证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出,获批职业本科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有准备、有规划并满怀信心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的认为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务正业,有的认为这是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展空间的挤占。但笔者以为,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应用型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倡导和鼓励。
一是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4.0时代,各类高新技术行业亟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新旧动能的转换。
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应至少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的1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国家支持办学条件较好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本,到目前为止已有87所升格为职业本科。另一方面,国家积极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举职业教育。早在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重点举职业教育”。此后,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都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可见,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是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职普融通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进行职普融通?仅仅是职业教育单方面的改革是不够的,还需要普通教育的积极参与。因为职普融通涉及职普双方,只有职普双方都积极主动向对方靠拢,双向奔赴,真正深入的融通才有可能。
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创造条件举办职业本科专业,就是一种姿态,就是在积极推动本科层次的职普融通。过去我们谈职业教育类型,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即强调“分”,现在讲职普融通,仍然是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基于资源共享强调“合”。过度强调了“分”,必然走向“合”;过度强调了“合”,又必然走向“分”。分分合合,原本就是高等教育类型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要讲类型教育,但又不能过度强调类型教育;讲应用型本科教育与职业型本科教育的区别,但又不能太纠结其区别,不能为区别所困。应用型本科高校走向职业本科教育和职业型本科高校走向应用本科教育都是其应然选择,也是职普融通的内在要求。
三是有利于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有利于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在于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客观地说,当前虽然已经有87所职业型本科高校,但是,由于升本时间较短,职业本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是不现实的。更何况由于职业型高校过去对职业学科建设、职业科学研究及其理论教学重视不够,在短期内也难以提升,即其高等教育属性的短板将在较长时期内仍然存在,这些短板必然影响其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而这正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长处,尤其是其所进行的应用转型,为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或经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应用型本科高校走进职业本科教育的场域,一定能够给职业本科教育带来不一样的风——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掌握高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四是推动普通高校应用转型走向深入。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给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一次向职业本科高校学习的机会。
比如职业型本科高校紧密对接产业、校企深度融合、实践导向培养、行业专家引进等职业属性方面的优势,恰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短板。我国新建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转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不少学校遇到了瓶颈,如何进一步发展,比较迷茫,通过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更加深入地向职业型本科高校学习,能够把应用转型推向深入,并获得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红利,甚至因此使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走出“夹心层”的困境。与此同时,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举办职业本科教育,还会促进其自我反思,提升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是助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直接扩大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体量,如果有更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将在短期内改变现行的职业教育领域专科层次比例过大、本科层次比例过小的局面。
同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有不少学校已经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还有部分学校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职业本科教育的举办,会更加促进其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为填补现代职业教育层次体系中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作出贡献。如果等现有职业型本科高校具备条件再来填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空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如果能够调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积极性,则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将层次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起来。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作者侯长林系铜仁学院原校长,杨秀奇系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职业学科基本理论及其体系构建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