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栖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应用介绍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守牢安全、意识形态等底线,办成学生喜爱、家长称赞、社会满意的新职专”的办学方向,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走“规范+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1.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师德师风建设年专项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12场,签订《师德承诺书》覆盖率100%。推进党建与教学、管理、服务相融合,设立“党员示范岗”。
2.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现有在校生1080人,三年级在校生301人,高一高二学生779人,2025-2026学年计划招生450人,预计在校生规模达1200人。开放教育招生规模稳步提升,现有在校生306人。
3.中高职贯通培养进一步深化。2025年新增3个获得省厅备案的“三二连读”合作办学专业,分别是风力发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计算机应用。本次新增备案的3个“三二连读”专业,是与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25年开始的合作办学专业,是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又一成果。目前,学校“三二连读”合作办学专业总数达到5个。
4.省品牌专业和省第二批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风力发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成为省品牌专业和省第二批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风力发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烟台市高水平特色化专业。项目总投资383万元,省财政拨付项目资金300万元,学校自筹83万元。以项目建设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彰显专业特色。
5.职教高考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强职教高考政策、课程、教学等研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召开职教高考研讨会,加强技能、理论考试备考工作;组织高考模拟考试,实行网上统一阅卷,检测学生知识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及时汇总学生考试成绩,做好对比分析工作;2025年职教高考报名人数达224人,单招录取上线.稳步推进技能大赛工作。加大技能大赛工作支持力度,形成所有专业开展大赛、全体学生参与大赛的局面。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烟台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参赛师生到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进行学习交流,提高技能大赛备赛、训练水平。2025年5月我校获烟台市第六届文明礼仪风采职业技能比赛优秀组织单位。
7.强化学生管理,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建立重点学生档案,预防校园欺凌,先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关注食品安全,实施校领导陪餐制度,配置食堂安全管理员,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联合市场监管局对食堂安全进行常态督导,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8.校企合作与就业服务。与潍坊、青岛等4家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输送实习学生96人,就业对口率提升至92%。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和 *** 会,企业订单班学生签约率达90%。
1.制约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现有设施、设备仅可支撑1500人左右的办学规模,且学生活动场所不足,部分设施、设备老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建或重新购置,但资金难以筹措。
2.教师队伍老龄化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195名教职工中,50岁以上的127人,占65.3%,45岁以下的仅35人,占17.9%。职业学校专业多、课程多,需要大量年富力强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但我市教师数量总体超编,增加年轻教师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3.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制约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市初中毕业生每年在2000人左右,若高中招生数量增加,以及学生外流,职校目标学生越来越少。同时,随着我市人口出生率的走低,可以预见将来招生将更加困难。
1.党建引领与治理能力提升。持续开展“党建+”四融合活动,争取创建烟台市级党建品牌示范校,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修订《学校采购管理办法》《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
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劳动教育,创新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切实推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职学生公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聚焦省品牌专业和省第二批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运用专项资金支持,推进特色化专业建设推进。多措并举,计划招生450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人。
4.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启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持续做好教师待遇保障工作。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 *** ,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5.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设数字校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落实《烟台市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相关要求,落实 “应用融合、能用辅学” 信息化教育理念,加快建设 *** 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教育生态。
6.建设学习型队伍。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国家、 省市有关职业教育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通过校本培训、 *** 研修、市培、省培、国培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