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与产业动态快讯 2025年第033期
应用介绍
8月29日,在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学术年会开幕式上,全国首创的“5G脑心动车”于广州正式发布。该车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历经十年医工融合、科研攻关打造,是医疗、科技、制造多方协同成果。
它搭载柔性穿戴脑机接口、5G智能AI系统及多项专业医疗设备,整合超10项专利与2项软件著作权,实现“移动诊疗”。车内配备脑电监测、VR舒缓治疗等设备,设置三间诊室。自2016年起,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形成多维度筛查评估等多个系统,获多项科研奖励与发明专利。
9月1日,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文远知行(WRD)宣布,旗下首批RobotaxiGXR抵达新加坡并启动测试,系该类自动驾驶车型首次落地东南亚。
目前车辆在南洋理工大学自动驾驶测试中心开展模拟道路测试,旨在验证公共道路性能与安全性,为获取M1认证铺路。若获批,2025年底将联合区域出行服务商在指定道路部署,每车可载5人,支撑后续大规模商业化。
作为全球Robotaxi商业化领军者,文远知行已在中、阿等四国安全运营超2200天,此前已在新加坡落地东南亚首个自动驾驶环卫项目及首款“无安全员”Robobus服务。此次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区域先发优势,推动东南亚自动驾驶出行市场商业化进程,也为自身拓展海外增量市场奠定基础
当前,海珠区在大模型产业领域成果斐然,已培育27个大模型备案项目,数量全省居首,算法备案项达148个,位列全市之一,落地169个行业大模型项目。
其中,广州中科智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XSafe极安大模型表现亮眼。该模型聚焦交通行李安检“X光智能货检作业场景”,基于59832张线亿Token中文语料训练,今年已在中央网信办完成备案。在实际应用中,它能快速精准判别刀具、易燃易爆物等违禁品,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大幅提升安检效率与准确性,减轻人工负担,优化安检流程。
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高松称,该研究院旨在整合医科优势力量,创新“医学+X”学科交叉体制机制,统筹医科教育、科研与人才培养。以“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为宗旨,推动医工、医理、医文深度融合,力求在重大疾病防控、高端医疗设备、智慧健康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
当日入驻的首批团队,包含“临床免疫+”“智能医学+”“系统医学+”“细胞科学+”四个研究中心,成员跨越医、工、理、信息等多学部,覆盖各附属医院及20多个院系单位。其计划攻克重点病种前沿及共性难题,打造国家医学基础研究战略基地与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国际顶尖的医学交叉研究机构。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我国低空装备产品数量超400万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低空装备快速发展。
在新疆石河子举办的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81家企业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2822种、低空装备产品超406万台,已有16款民用无人机获得适航批准,在研吨级无人机近30款、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近70种。
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2025)8月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该会议2005年创办于北京,每两年举办一次。
在ChinaNANO2025会议期间,发布《中国纳米科技产业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25年,全球授权纳米专利总数超过107.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达46.4万件,占比高达43%,稳居世界之一,超过美国、日本、韩国三国数量之和。
中国科学院以2.34万件专利位列全球专利权人榜首。预计至2025年底,全球纳米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5万亿美元,2018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中国纳米技术专利 *** 与许可率突破8%,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狄大卫、邹晨和赵保丹团队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钙钛矿半导体作为新型激光材料,发射光谱可调,在光驱动下激光发射阈值极低,前景广阔。但研发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一直是领域内更大挑战。此次,浙大团队发明集成式双腔结构,将高功率微腔钙钛矿LED子单元与低阈值钙钛矿单晶微腔子单元集成,形成垂直堆叠多层结构。该器件可将微腔钙钛矿LED电激励产生的光子,以82.7%的耦合效率高效耦合到第二个微腔,激发单晶钙钛矿增益介质产生激光。在电激发下,其激光阈值为92安培/平方厘米,比更优电驱动有机激光器低一个数量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更优,还能在36.2兆赫兹带宽下快速调制。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受橡胶跑道结构启发,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构建出兼具高机械稳定性与长效防腐性能的超疏水复合涂层,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
超疏水材料在防腐等领域潜力巨大,但目前普遍存在机械稳定性差等问题,阻碍其实际应用。中科院团队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铠甲化结构理念结合,设计出由环氧树脂底层、轮胎橡胶颗粒中间层、氟硅烷改性氧化铝@热塑性聚氨酯面层组成的三层防护体系。测试显示,该涂层能承受超千次砂纸摩擦循环、数百次胶带剥离循环及高强度落砂冲击,机械稳定性大幅提升。电化学测试表明,经其保护的碳钢低频模值和电荷转移电阻提升7个数量级,腐蚀电流密度下降5个数量级,在恶劣环境浸泡后仍能保持超疏水防护特性。
9月2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公司正积极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筹备工作,预计将于10月至12月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届时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中国证券报记者致电宇树科技,确认该消息为其官方发布的内容。
宇树科技在该消息中透露了营收结构。以2024年为例,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其余20%应用于巡检、消防等工业领域。
9月3日优必选科技宣布,公司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S2(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为主,年内启动交付。这也是截至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更大的合同。
据介绍,截至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含H1已交付近5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还不包括今年3月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的订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